第期总第期
凤
鸣
同题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同题诗会
第36期
参与诗人
1.沙鸥2.寒山子3.冰山雪莲4.袁广学5.枭阳愚夫6.黄新坦7.梅吟雨8.杨杨9.吴亮德10.墨飘香11.仙儿12.洛权13.梦白14.薛鲁光15.青萍16.姚甫凇17.一星如月18.仙人掌19.闲云20.李昶阳21.紫东22.田翁23.常成顺24.毕勇25.三吉26.中学生27.凡速28.严怡萍29.任振国30.文润31.江南32.水乡伊人33.无关风月34.凡心35.芝兰36.一片云37.孔向红38.晓雅39.仄媛40.难得糊涂41.望宇人42.言者风43.刘敏44.王耀正45.冰柠46.孙雪松47.大江东48.俐利姐49.南方嘉树50.谢丽华51.奈何52.光明奶奶53.心鸣54.一路酒歌55.张文举56.梅儿57.厚德载物58.余弦淙淙
诗诗
词
欣
赏
重阳
文/沙鸥
又逢九九。天长情久。菊争妍,桂金黄、仲秋相诱。登上望云峰,捧出相思酒。润玉露、冷香芳秀。
茱萸沾手。红樱盈袖。望瑶池,傲西风、折来新柳。欲醉东篱下,谁笑黄昏后。诵诗赋、韵肥人瘦。
近重阳
文/寒山子
掩卷抛书兴已阑,高山流水对谁弹?
长吟墙外蛩声切,迟上天中月色寒。
避世忘情诚不易,乘槎浮海亦为难。
秋深又到黄花节,欲向东篱着意看。
重阳
文/冰山雪莲
尽染群山,九九登高石径寒。大雁南飞离故土,形单,碧水东流载楚船。
玉露轻烟,桂落橙黄沁蕊寒。残酒半杯孤客梦,悲欢,衿佩茱萸怕月圆。
重阳
文/袁广学
江山不老人生老,几度重阳。又遇重阳,溪岸飘浮野菊香。
长空雁叫西风起,一片秋光。诗意秋光,枫叶如荼尽染霜。
重阳有感
文/枭阳愚夫
枫红菊艳又重阳,蕊吐金黄。登高每度携云霭,雁南飞、薄雾迷茫。杨柳疏枝掠影,稻粱饱粒丰仓。
清辉明月照仙乡,灿若春光。八方歌舞升平日,国昌盛、百姓安康。岁岁年年气壮,朝朝暮暮情长。
重阳
文/黄新坦
重阳登顶乐逍游,奇绝风光眼底收。
最羡桑榆残照美,晚霞红透缀金秋。
重阳
文/梅吟雨
雾纱殷勤润枝丛。入眸先醉是丹枫。舞姿优雅广场内,歌曲缠绵庭院中。
思别后,盼重逢。蕊香堆叠翠枝濛。水云缠绕银丝乐,欣叹斜阳晚韵红。
重阳
文/杨杨
露湿青芜时欲雨。荷渐凋衰,菊散金潭渚。红叶黄花秋景暮。孤烟落日冥鸿去。
待到重阳祥吉诉。祈福消灾,解难终辞语。诗思又牵吟咏絮。醉谈笑乐心佳句。
重阳
文/吴亮德
百树千枝红万叶。金菊繁开,已是重阳节。露冷残荷伴霜月。池塘丝柳随风拂。
适逢九九双重叠。桂子飘香,恰似飞花蝶。秋日高悬天空阔。南飞大雁排长列。
喜庆重阳
文/墨飘香
又过重阳喜庆扬,金风盈玉露,菊花香。中华敬老意情长,传统好,载史入诗行。
何惧患猖狂,神州形铁壁,似铜墙。成城众志迹辉煌,歌不尽,国泰利民康。
重阳
文/仙儿
他日落黄离故乡,梦中几度绕高堂。红稀影瘦夜衾凉。
谁插茱萸遥隔岸,秋怜篱菊慰重阳。双亲不待静焚香。
重阳
文/洛权
白发落秋风,归心月照同。
何时重聚首,霜染叶初红。
重阳恋乡情
文/梦白
登高望远恋家乡,菊酒清醇爱品尝。
老叟新潮联网络,小桥碧水绕村庄。
梁前倦鸟避风雨,屋后寒梅沭露霜。
游子归来秋色里,自耕自种伴麻桑。
重阳
文/薛鲁光
匆匆劳碌鬓霜秋,九九重阳街挂裘。
贾佩茱萸觞菊酒,桓持宝剑刺瘟鸠。
登高翁媪喜盈岳,崇孝糕团笑满兜。
丰裕之时勿忘祖,填词闲暇笃悠悠。
重阳对菊
文/青萍
流转西风朝夕凉,篱前几簇浅深黄。
闲来独在花间坐,漫品秋天最后香。
重阳
文/姚甫凇
风花雪月已成烟,色色空空尽淡然。
正是菊黄枫赤日,登高一望碧云天。
重阳
文/一星如月
红叶萧萧溪上,黄花簇簇崖边。登高好趁碧云天,管领秋光一片。
莫恨栖迟市井,且教放浪林泉。无愁无病自怡然,一径南山人远。
重阳节
文/仙人掌
茱萸带紫丹含香。蒹葭飞絮寄他方。皆言陌上枫颜火,却见廊前菊色黄。
惜冷月,叹秋霜。登高望远又重阳。青丝转眼成银发,不改初心壮志扬。
重阳
文/闲云
寒叶萧萧掠鬓霜,满川秋色未清狂。
疏顽懒向登高处,就菊问觞听竹簧。
重阳
文/李昶阳
秋林异彩重阳。丹桂馨妍,晩菊飘香。雁去无踪,花黄气节,九九佳双。
人老登高健强。望乡遥忆高堂。吾辈诚言,祈愿苍天,好者无妨。
重阳
文/紫东
寒雨潇潇落客窗,良辰却是独临觞。
茱萸欲插人何处,更觉异乡梧叶黄。
重阳节
文/田翁
梧桐落叶翠园凉,残藕凋零瘦柳横。
夕照长河红艳碧,朝曦古寺赤金黄。
登高遍插朱萸草,望远犹浮芍菊香。
随处杏旗歌舞起,龙舟急楫鼓声扬。
重阳
文/常成顺
时逢佳节又重阳,天地更新今换妆。
窗外斑斓虹霁雨,镜中苍老鬓飞霜。
登楼望远家千里,回首深知赋九章。
幸遇良辰何一醉?浮云北去话思乡。
重阳
文/毕勇(美国)
九九重阳日,秋华映碧天。
閑亭迷菊酒,高處賦诗篇。
重阳祈愿
文/三吉
秋叶枯黄经晓露,银河星灿落枝胄。
平生心愿罄难书,登顶唯祈父长寿。
重阳日感怀
文/中学生
茱萸遍插菊芬芳。今日又重阳。西风瑟瑟枫林染,梧桐叶、片片枯黄。池里芙蓉凋败,空中征雁成行。
时间飞逝鬓添霜,却忆旧时光。青春年少无烦恼,犹懵懂、更是轻狂。笑脸时时呈现,欢声处处飞扬。
重阳节
文/凡速
又到重阳秋入暮。鸿雁南归去。水冷又烟寒,柳败荷残,树叶纷纷落。
路边野菊芬芳吐。且草凝珠露。酒后独登高,心起烦愁,却向谁人诉。
庚子重阳祭父母
文/严怡萍
稀星初彻。中天凉月。又重阳,满篱芳、菊黄时节。秋水载心语,静夜思亲别。独惆怅、晚蛰凄切。
无声悲咽。闭门愁绝。酒当斟,泪堪行、恨犹谁说。过雁高楼飞,残梦知音没。望远处、荻花如雪。
重阳
文/任振园
鸦啼寒树,灯明江渚。近重阳,赏枫红,雁飞秋旅。看晚桂金黄,却下潇潇雨。独饮酒,怎消愁绪。
山川何阻。家乡有路。寺钟鸣,送归舟,棹歌云暮。菊绽故园香,更喜家人聚。莫辜负,夜光杯举。
重阳
文/文润
噙泪凝神思故,缘来缘去平常。茱萸新采满城黄。白衣来舞剑,温酒写书狂。
群雁南飞霞送,苍松劲拔风扬。驱车登顶路茫茫。徐徐观日暮,默默祝安康。
重阳
文/江南
细品蝉吟秋雨后,吾乡稻熟蟹黄时。
笑谈金翠彩云爱,酬唱楼台仙乐随。
白发红尘银箭促,碧波平望玉壶欹。
相期与酒同春席,又把贪欢读羽书。
庆重阳屠甸秋游
文/水乡伊人
新晴日丽,一派秋光莹碧水。平野横阡,最炫葵盘竞笑颜。
闲情逸致,留影荣湖千幅美。魅力浜湾,贤士崇仁今古拳。
重阳远足
文/无关风月
重阳登陟茱萸插,背起行囊去远行。
石窟沉沉何处诉,伊河澹澹一秋长。
洛神城里寻残梦,白马寺前望佛光。
逐鹿中原英气聚,文明古国此间扬。
重阳节
文/凡心
蒹葭秋水,风露轻寒起,云中雁,归思寄。茱萸香浅坠,丛菊芳深醉。斟玉醑,桂花残蕊添余味。
携兴登高嵬,正是重阳至。舞黄叶,霜林媚。寸心驰万里,百感追千思。还把那,一身尘累交风逝。
重阳
文/芝兰
童稚犹回,佳节频频吆喝耳,重阳货担插华旗。鲜脯绿红丝。
外婆牵手街头去。小步轻盈双袖舞。捧来甜蜜桂花糕。风味已飘飘。
重阳
文/一片云
常忆当年,日出初阳台上望,爹爹九十再登高,西子别妖娆。
竹篮醇酿南昆曲,对酌一杯见篱菊。故园回味倚栏杆,思绪入云端。
重阳
文/孔向红
黄花漫,竟夕起霜寒。梦别南山逢李耳,醉赊菊酒对青鸾,枫染透林丹。
重阳登高
文/晓雅
节序又逢秋色好,东篱黄菊枝头俏。盘旋登阶舒远眺。征雁杳,幽怀千里情难了。
醉看霜红吟复笑,袖牵晚翠音尘少。三径风寒人未老,夕阳照,诗心自远何须道。
重阳
文/仄媛
时忆塘栖,广济桥边船上月,清光如水照东墙。夜读正秋凉。
向晨相约登山去。石径彩旗无数。线香袅袅似云烟。风色最澄鲜。
重阳登高有感
文/难得糊涂
一年一度又重阳,结伴登高放眼量。
山谷清幽落秋叶,云霞飘渺醉心房。
攀岩爬壁身微颤,斗险迎风骨透凉。
岁月无情添鬓白,余生励志自安康。
庚子重阳堂前感怀
文/望宇人
七旬家翁愁裹腹,星影中采菊。躬瑟步蹒跚,渐失清聪,亦忘三杯覆。
但希坐爱时闻读,偶诵南朝曲。休怅近黄昏,冬别春来,人醉花香郁。
重阳
文/言者风
金秋十月又重阳,菊艳篱巴不惧霜。
岁岁情长谁与共?萧萧叶落话衷肠。
重阳
文/刘敏
稻黄蟹壮近重阳,陌上菊丛幽自香。
芦白雁飞秋草劲,登高晚岁乐悠长。
重阳
文/王耀正
月挂霜空万里赊,窗前羁旅鬓添华。
时临佳节思亲甚,宵饮故乡胎菊茶。
重阳节怀恩
文/冰柠
叶落秋微凉,风寄相思语。灯下躬耕瘦身影,长夜丝丝虑。
九九又重逢,欲把心声诉。一盏花茶玫香溢,但喜和君遇。
重阳写給知青朋友
文/孙雪松
推窗桂逸香,篱下菊花黄。
碧落秋风劲,登高老益强。
重阳节
文/大江东
今日登高行远景。眺望唯解云中咏。万里金黄天地静。寻小径。感时倍惜三仙境。
自负满怀山掩映。留连独坐花间兴。旅雁魂飞秋风劲。对闲影。经霜遥忆千重岭
重阳
文/俐利姐
流水惊风鬓渐霜,枫林红影素娥慌。
庸躯薄力登高懒,膝下承欢沐夕阳。
重阳感怀
文/南方嘉树
菊白枫红寒露凉,枯荣一岁又重阳。
休言半世鬓霜早,万事随缘放眼量。
重阳
文/谢丽华
小院菊黄秋正老,光阴荏苒落花香。
家尊故土情如海,与尔重阳愿岁长。
注:重阳前后,总是带父去濮院看看
重阳感怀
文/奈何
月上稍头寒意荒,菊花飘溢到重阳。
亲朋遍插茱萸草,祈福平安访杜康。
重阳
文/光明奶奶
二九即重阳,天寒降冷霜。
衰蝉无动息,野菊尽芬芳。
晚景霞千丈,秋声雁一行。
登高远处望,阔达不愁肠。
重阳
文/心鸣
光阴荏苒又重阳,一路奔波经雪霜。
四季轮回随冷暖,常开笑口保安康。
满城风雨近重阳
文/一路酒歌
花飞叶落怯秋霜,月似弯钩钓旧伤。
杜宇声声啼别院,满城风雨近重阳。
重阳吟怀
文/张文举
老来唯喜度重阳,但觉秋深遍地香。
一片红枫温晚境,几枝翠菊御寒霜。
登高且任云心远,煮酒犹堪醉意长。
乐插茱萸留岁月,青丝浸雪总无妨。
重阳节观花鼓戏
文/梅儿
红枫艳艳正重阳,花鼓咚咚雅韵长。
白发台边齐喝彩,菊乡文化美名扬。
重阳
文/厚徳载物
节近重阳秋意浓,南归雁字竞千峰。
忽闻篱畔清香溢,始觉轮回又一冬。
重阳
文/余弦淙淙
(一)
尘事蹉跎恍梦乡,年将半百又重阳。
新诗每寄花间月,故土遥思陌上桑。
击箸持螯人独酌,书空成字雁南翔。
会当惜取好时节,莫负江村稻正黄。
(二)
九日秋深露气凉,登高望远逐时忙。
闲寻逸赏探幽径,漫洗尘劳倾酒觞。
莫叹西风桐叶老,尚怜南坞菊花香。
家山信有陶然地,欲记乡愁已渺茫。
往期回顾凤鸣诗刊年第期总第期
元旦特辑
迈向新目标,实现中国梦
[同题诗会]第1期总第期《大运河诗路》之梧桐篇
[同题诗会]第二期总第期《大运河诗路》之洲泉镇篇
[同题诗会]第三期总第期《大运河诗路》之大麻镇篇
[同题诗会]第四期总第期《大运河诗路》之凤鸣街道篇
[同题诗会]第五期总第期《春暖花开》(1古诗词)
[同题诗会]第五期总第期《春暖花开》(2现代诗)
[同题诗会]第六期总第期《笑春风》(1古诗词)
[同题诗会]第六期总第期《笑春风》(2现代诗)
[同题诗会]第七期总第期《踏春》(1古体诗)
[同题诗会]第七期总第期《踏春》(2现代诗)
[同题诗会]第八期总第期《汇丰康馨文化园》
[同题诗会]第九期总第期步韵《钱塘湖春行》
[同题诗会]第十期总第期唱和翁卷《乡村四月》
[同题诗会]第十一期总第期唱和杜牧《江南春》
[同题诗会]第十二期总第期唱和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同题诗会]第十三期总第期唱和杨万里《小池》
[同题诗会]第十四期总第期唱和宋/朱熹《偶成》
[同题诗会]第十五期总第期唱和南宋/志南《绝句》
[同题诗会]第十六期总第期唱和苏轼《题西林壁》
[同题诗会]第十七期总第期唱和方岳《农谣》
[同题诗会]第十八期总第期唱和唐/苏轼《琴诗》
[同题诗会]第十九期总第期唱和王昌龄《采莲曲》
[同题诗会]第二十期总第期唱和宋/赵师秀《约客》
[同题诗会]第二十一期总第期唱和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同题诗会]第二十二期总第期唱和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同题诗会]第二十三期总第期唱和宋/胡仲参《听雨》
[同题诗会]第二十四期总第期唱和唐/张继《枫桥夜泊》
[同题诗会]第二十五期总第期唱和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同题诗会]第二十六期总第期唱和唐/刘禹锡《乌衣巷》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二十七期总第期唱和唐/李商隐《乐游原》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二十八期总第期唱和宋/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二十九期总第期唱和王勃的《山中》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期总第期唱和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其七》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一期总第期唱和唐/钱羽《未展芭蕉》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二期总第期唱和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三期总第期唱和唐/张籍《秋思》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四期总第期《桂花香》作品欣赏
[同题诗会]第三十五期总第期《人生自是有情痴》作品欣赏
凤鸣诗刊
总第期
年第期
顾问:蝴蝶庄生张金荣
方亦盛毛建翔
主编:姚建生
副主编:王英
副主编:沈彬
刊头题字:吕燮强
版面设计:王英
本期编辑:姚建生
关于我们
《凤鸣诗刊》创建于6年3月。是《中国力量诗歌联盟》成员,浙江省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刊。诗刊每日推送一期。开设如下栏目。
1.作者个人专辑
2.《同题诗会》每周一期。
3.《古诗欣赏》、《每月评诗》、《同题诗会》、《诗道漫谈》、《诗教园地》每月一期。
4.重大事件专题栏目和采风、联谊、其他活动等专辑,不定期。
5.组织参与的各类诗歌比赛专题。
欢迎来稿。来稿要求以诗词为主。古体诗、词10首以上;现代诗、散文诗5首以上;诗评一篇。并附字左右简介,近照一张。稿件必须原创,文责自负。如果是转载必须注明。投稿后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