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更新,阳气萌动,升发的阳气对全年的养生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春为四季之首,人体在经过夏长、秋收、冬藏3个季节后,体内已积蓄较多元气,只有顺应春生的特性推陈出新、畅发生机,才能保证一年的良好精神状态。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旺盛,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行为皆应避免。这一原则应具体贯穿到起居、性情、饮食、劳作、精欲等方面。
养阳防风“养阳防风”是春季养生应该遵循的原则,因为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所以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另外,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所以也要防风。
养肝为先不同季节养生的重点不同,春天应该以“肝”为先。因为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另外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滋阴补虚春季养生饮食应该根据个人体质来进行选择,普通健康的人群不主张大量进补,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太多干燥、辛辣的食物。如果是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另外,因为春季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
夜卧早起有两种解释,一是晚睡早起,二是早睡早起。相对于冬季,春季应晚睡早起,且“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多活动,使神智充沛而旺盛于外,以应春季升阳之气。子时之前即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上鸡鸣时间即5点左右起床为宜。肝胆与春季相应,子午流注理论认为:肝胆子时,丑时最兴奋,各脏腑的血流经肝,肝胆在此刻发挥的作用达到最高峰,故春季尤其是肝病患者应注意这段时间内睡眠。
调畅情志春天养生重养肝,而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所以,春季要意志生发,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使万物生机,以应春日养生之道,切忌孤坐独卧,情志沉闷忧郁,并且“夜卧及平旦,扣齿三十六通,呼肝神名,使神清气爽”。另外,“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肝应于晨,故肝病宜养神于晨,防止朝怒。
省酸增甘多吃甜、少吃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酸有收敛之性与春阳生发之性相悖;肝木味酸,过多摄入酸味之物易使肝之功能亢盛,肝木克脾土,脾受病,故增甘以养脾。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