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季节气中降温幅度最大的节气。俗话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
寒露三候解
初候,鸿雁来宾
白露初候为“鸿雁来”,指首批南下的鸿雁们。“宾”为“后至”之意,即迟行的鸿雁在寒露初候之时陆续南下。
对于黄河中下流地区,既非鸿雁的度夏之地,亦非越冬之地,所以见到的都是行色匆匆的鸿雁,在这儿小憩片刻,又赶往天南地北了。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大多数鸟是感阳而出,感阴而伏的(猛禽除外),春天有不少物候就是关于鸟的。
在寒露期间,黄雀等小鸟隐没不见,而海中的蚌蛤产出变多,就好像雀变成蛤似的,并非真的发生物种变化。雀、春夏为阳,蛤、秋冬属阴,万物的出没,追随着四季的节奏。
三候,菊有黄华
大多数植物在春夏阳盛之际开花,感阴寒之气而凋零。
寒露深秋,唯有菊花不畏寒而盛放,这里特别强调菊花是黄色的,因为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或十八天是土旺之时,土对应黄色,故此时盛开黄色的菊花,正应土旺之时也。
一般来说,花的药性都是以升发为主的,但菊花却是降火的,因菊花开于秋天,得秋凉肃降之气。还有中药中的旋覆花也是秋天开的,亦得秋凉肃降之气,正所谓“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寒露民俗
一,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二,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民俗,这一民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三,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民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寒露养生
一,寒露不露脚
寒露之时当注意足部的保暖了,睡时四肢莫伸被外。白天勿赤脚,勿露脚踝,以防寒从足生。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苏东坡有诗句曰:“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足见泡脚对于安睡的辅助作用。秋季泡脚养生,还能温肾散寒,能防秋燥。用一些泡脚方来药浴,也可以起到相应的治疗功效。不过,我们也需要了解下泡脚的一些注意事项: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可能会与中药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而变得扁平。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二,朝盐晚蜜,养阴防燥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人体水分,又能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清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建议使用的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三,季秋贴秋膘
进入季秋后,就可以放心地贴膘、进补了。但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贴秋膘?不是为贴而贴。首先,秋冬重养阴,秋季多摄入滋补之品,近是为了冬天御寒做准备增加皮下脂肪的含量,远则是为了明年春夏的生发消耗,而作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储存。其次,秋天人的阳气不断收敛,脾胃就不像夏天那么虚,人的胃口会变好,消化吸收的功能也会增强,适宜进补。最后,这些偏滋腻的食物,基本上都有润燥的功效,故可以缓解秋燥。不过话说回来,贴秋膘也不宜天天大鱼大肉,毕竟现代人脾胃很好的不多,而体形肥胖的又不少。那最经济而无负作用的方法就是——吃猪油拌饭。猪油滋阴润肺的效果非常好(在熬猪油的时候可以放些老姜、肉豆蔻或草果,可以平衡寒温),而米饭又是对应秋季的谷物,也能滋肺阴。一到秋冬就皮肤干燥、毛发焦枯的人不妨多吃猪油拌饭。END分享此文,种下智慧种子
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往
期
回
顾
1.秋季天气转凉,养生有三果
2.你能分清阳气不足、阳气不通和气血虚弱吗?
3.所有的身病,都是心病的外延
4.大美之心·观药花事
5.大美之心﹒四季茶事
6.大美之心·四季香事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作者及一切读者。如涉及版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改正,谢谢。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