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ldquo花rdquo的民

江南的钟灵毓秀,东方文化的意境深远。

一朵花,一个世界。

贾军: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教研室讲师,植物意象学者,中国传统插花美学博士后,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压花分会理事,国际花商联认证评委。“花艺疗法”首倡者。

采访纪实

那首先请您谈谈花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花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在有关花卉的绘画、诗词、音乐、舞蹈以及习俗等诸多方面。

其实不只是我们中国有花文化,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关于花的一种认知和情感,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花文化。我们中国的花文化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它有自身的一个特点,它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地位是与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花卉大国是息息相关的。

我一直愿意说我们民族的名字是“华夏”,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是花的民族,因为“华”就是古字的花,在我们祖先最早接触中国大地的时候,就了解到我们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与我们共同繁衍生息的是各种各样的植物。

我们在衣、食、住、用、药的各个方面都与植物打交道。长此以往就逐渐地形成了一种自由的审美,幻化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髓,所以我们的祖先认为我们是花的民族,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像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鲜花一样长得好、长得美,也能够像花一样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所以我一直喜欢强调我们就是“花族”,我们都是花仙子。

我们国家的文化有它自己的特色,像我们的古典园林,反映了人与植物、与天地、与生命互惠的一种共荣的情绪、一种新的认识。我们国人在看到花时它已经不是花本身外在的形态美,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内化的、一种文化的美。

华夏民族自古与花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华夏的子孙,我们一定要了解花文化,不但要了解我们传统的花文化。更要传承和发扬我们当今新时代的花文化。

图片来源于《花涧小拾》

请问了解花文化对于花艺花店行业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花文化对我们现在花艺、花店行业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与其说我们卖花材不如卖文化;与其说是卖作品不如卖创意。

如果单纯只有作品本身,我们更多的会看到它外在的形、色方面的审美感受,也会有自身的一种体悟。但如果我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再给它一段文字。那么他可能就会有一个引导,向着更深一层次去进行审美。这样也就会提升整件作品的一个审美宽度。

对于当今我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因为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一个提升。所以我认为现在的这个花艺、花店要提供给大家更多的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文化就会提升商品的一个附加值,也会提升花店的品位。

我们都了解的月季与市场上的玫瑰,其实它们是同一种东西,但是因为玫瑰有了爱情的象征,因此就颇受现代人的青睐,而月季就无人问津,说明了人们来买的就是文化中有特定意义的花儿,而不是自然中的花儿。

所以我们情人节主推的是玫瑰,也就是切花月季;

玫瑰(切花月季)

母亲节主推的是康乃馨,那就是香石竹。

康乃馨(香石竹)

因为有文化载体,每一种花材都仿佛有了一种交流的语言,或者我们会叫它花语。

我们现在说到的这个玫瑰、康乃馨,都是属于西方的花文化。其实我们自己是有着非常丰厚的花文化底蕴的。

比如我们传统的十大名花:

牡丹、月季、梅花、山茶花、杜鹃花、水仙、菊花、兰花、桂花、莲。

最后一种就是我们讲佛教的圣花——莲花。

我们经营一个花店,或者做一个插花,如果我们了解这些花材的文化背景,那我们就能很好地运用文化来进行我们作品创意的一个提升。总之,只要是了解花文化的话,你在听到它们名字的时候,就能展开故事,这样来讲审美呢,它的这个宽度和深度是更丰富的。

图片来于《花涧小拾》

快过春节了,请您就从春节开始,帮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几种代表性的花文化。

我先给大家看一件插花作品,它是一件我们非常推崇的传统插花作品。

明边文进岁朝图

很多传统的花鸟画,都有岁朝图这一个大的类别。就是在春节的时候进行绘制,或者在春节要挂到家里面装点家居,祈求幸福平安这样的一幅绘画作品。

最上面的是一枝梅花;中间颜色非常重的是松柏枝;下面有一个红色和色彩很鲜艳在左侧的是柿子;中后部红色一粒粒小果的是南天竹;中部淡淡的白色的花朵是山茶花;下面柿子旁边浅浅的白色的小花儿,叶子带状的是水仙花;在它的右侧是兰花的叶子;前景有一个灵芝;中部左侧是如意,如意的造型和灵芝比较接近,所以它们可以形成一种造型上的呼应。

这一件作品中有十种素材: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兰花、松枝、柏枝、南天竹、柿子、灵芝另外还有如意。在春节的时候,这种十全十美寄托了对一年好光景的向往。

这里边我主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梅花。梅花我们了解它有气节、傲骨。在传统的花文化中梅花和竹子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这样的好寓意。

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当然还有其他的版本。)

梅花是蔷薇科的,蔷薇科的特点就是以五为基数,然后成倍地增长。所以古人以梅花作为五福的象征。

古人更多的是用时令花材,然后一定要吉祥。所以传统插花当中对于花材的选择就是要花必有意、意必吉祥。

图片来于《花涧小拾》

如何将传统花文化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传承精髓、与时俱进,要传承更要发展创新,结合当代人的这种生活特质,发展积极健康的花文化。

我们要丰富它新的花语内涵。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一个小小的研究成果吧。通过对花语生成途径的一个研究,我总结出来几个方面:

1:通过植物的自然外貌特征,来进行花语的提炼。比如:红掌,因为它大大的佛焰苞像心脏一样,所以就有火热的心这种意象。比如说两只红掌,我们就可以叫它心心相印。

2::通过了解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提炼花语花文化。比如:万年青,它四季常青,红果又经冬不凋,这就显示着生命涌动不衰的青春。所以就有青春永驻这样的一个好花语。

比如:唐昌蒲,也就是剑兰,她的花呢是自下而上,这样节节开就有步步高这样一种好的意象。所以很多开业庆典的时候就会拿它作为骨架花。

3:借用植物的某种功用。比如药用,被埃及人用作尸体干燥剂的刺柏就有永生之意;剧毒的乌头有死亡的含义。

4::花名的谐音。这是传统花文化中非常注重的一个途径。

比如:桂花的谐音是“贵”,它既可以象征富贵荣华也可以代表显贵这样的一些吉祥语。比如:桃花在粤语里,谐音为图。所以桃花就有大展宏图之意。

5:通过每一种花的神话传说。它的地位或者有一些它自己展开的故事。比如古代神话集《山海经》当中对桃树的一些描述,就是具有了驱鬼辟邪的寓意。夸父追日的时候,他最后是将手杖一挥化为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所以桃树自古有煞气也是这样的缘故。

6:还可以通过一些植物本身动人的传奇,来进行花语的提炼等。

7:还有一个途径是由自的、民风民俗,比如:萱草是我国的母亲花,它这个意象的源头是我们古代的妇女都有这样的一个习俗,认为在已婚的妇女腰上配萱草花就能生儿子。所以时间久了,萱草花就作为母亲的符号传承下来。

当然了,还可以通过一些文人墨客的歌咏提炼出很多的花语花意象。

最后,欢迎各位Mooker将你们的“作业”投递到我们的目客邮箱,会有惊喜等着你们!

THEEND

关于花艺目客

《花艺目客》是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中国花卉报》社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花艺系列Mook(MagazineBook)品牌,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主题辑,以及其他主题专辑。四季主题辑以季节为线索,与每个季度的开端出版,内容包括人物(Stars)、设计(Design)、基础(Basic)、探店(Discovery)四大版块;其他主题辑按照行业热点来设置,不定期出版。

投稿邮箱:huayimuk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9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