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菜黑腐病病害
幼苗受害子叶呈水渍状,逐渐变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使叶片的叶脉呈现小黑点或长短不等的细黑条。
成株期发病,病原由水孔侵入引起叶缘发病,在叶缘形成“V”形枯斑,逐渐向内扩展,病斑周围组织变黄,形成较大坏死区或不规则黄褐色黄褐色大型斑,边缘有黄色黑圈,该部叶脉坏死变黑。该病流行时叶缘多处受侵染,引起整片叶枯死或造成外叶局部或全部腐烂。
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或形成穿孔。花球受害一般从花梗开始,颜色变成灰黑色,最后小花球呈灰黑色干腐状。受黑腐病危害的植株容易遭到软腐病原等再次侵染而加速腐烂。
花菜黑腐病发病规律:
一、发病时期: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
二、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条件,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利于病原侵入。
三、栽培因素:高温多雨、早播、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管理粗放、虫害重的地块病害重。
四、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随种子、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原在自然条件下随种子或病残体可存活2-3年。播种带病种子,病原从幼苗子叶边缘的水孔侵入而引起幼苗发病。土壤中的病原靠雨水、昆虫传播,多从叶缘水孔或虫咬伤口侵入。
五、传播特点:带病种子是黑腐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生长期间病原通过病菜苗、肥料、风雨和农具等进行传播。
花菜黑腐病染病环境:
1、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土壤偏酸;
2、氮肥施用过多,栽培过密,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差;
3、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
4、早春多雨或霉雨来早、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