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我们身边-伊犁发现↑免费订阅
10月8日至9日,伊犁河谷遭遇几十年未遇的霜冻,红提葡萄受损惨重,农户损失巨大,特别是霍城县、伊宁县等主产区,葡萄因霜冻不能储运,客商纷纷退单,销路严重受阻,价格跌至“白菜价”。
据州林业局林果办统计,州直葡萄种植总面积11.67万亩,受灾就达6万亩,损失约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亩减产50%左右,受灾严重的地方仅能收回人工成本。
面对受冻滞销的大量葡萄,果农只能忍痛抛售。这次灾情对葡萄种植户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为了解受灾情况,近日记者赴葡萄主产地进行调查。
霜冻突如其来,果农损失巨大金秋十月是农民收获的季节,在田间地头都会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和丰收后的喜悦。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伊犁的葡萄种植户们没了丰收后的笑脸,相反却是愁眉不展。
10月21日上午,在伊宁县多浪农场农三队葡萄园内,农工罗诗友正在葡萄架下无精打采地采摘最后一茬葡萄,地头边的沟渠里堆着一堆腐烂变质的葡萄。
多浪农场农工罗诗友面对受冻葡萄欲哭无泪。
罗诗友苦涩地告诉记者,他家有23亩葡萄园,都是刚进入盛果期,如果不是遭霜冻,可采收30多吨,按每公斤6元计算,毛收入可达18万元。但是受冻后,葡萄根蒂干枯,品相不符合商品果要求,不仅不能入库储藏,客商也退了订单,现在只能以比白菜还便宜的价格卖给酿酒厂,卖的钱恐怕连人工费都不够。最愁的是,10万元贷款如何归还心里还没底。
一位姓韩的农户摇着头说:“霜冻来得太突然了,应该在‘十一’前全卖了。我当时考虑先卖一部分,等‘十一’后再成熟一点可能还会卖个好价钱,没成想遇到霜冻,被霜打的葡萄根本无人问津,算下来每亩直接损失多元。我家20亩葡萄加上投入的工钱,要损失七八万元。”
伊宁县仁信农民葡萄专业合作社受损更大——葡萄总产吨,仅销出去吨,入库约吨,余吨积压滞销。
其实,罗诗友只是多浪农场众多受灾农户之一,绝大多数农户采摘完第一茬后,期待“十一”过后再采摘时受冻,部分农户的葡萄甚至一次都未采摘就被霜打了。
据多浪农场党委书记胡美军介绍,今年全场红提葡萄面积1.68万亩,挂果的有1.2万亩,进入盛果期的1万亩,受霜冻每亩损失0至元,全场直接损失至少万元。如果加上投入的生产资料和人工,损失接近一亿元,这是全场种植葡萄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
伊宁县林业局局长徐宫善透露,根据摸底调查,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5.2万亩,挂果的有3.4万亩,总产量5.3万吨,其中霜冻受灾面积2.7万亩,受冻葡萄4万吨。受灾区域主要分布在国道线以南片区,以北片区因处于逆温带受损较轻。如果按每公斤葡萄均价6元计算,损失近2.4亿元。
霍城县莫乎尔牧场是伊犁河谷最早种植红提葡萄的地方,全场红提葡萄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2.5万至3万吨,因葡萄品质好、产量大,被称为葡萄之乡。受今年霜冻影响,损失也非常严重。
该场副场长赵和平告诉记者,经调查,“十一”前采摘的第一茬基本销售到了内地,这仅是一小部分。二茬没来得及采摘入库就被霜打了,约有1万至1.5万吨还没销售出去。这些受冻的葡萄只能作为酿酒或榨汁来用。尽管酿酒厂把收购价压到每公斤四五毛钱,也得忍痛处理掉,总不能让葡萄烂在地里。经初步估算,全场葡萄至少损失万元。
不过,也有些种植户因在“十一”前没有观望,及时售出,避免了一些损失。
莫乎尔牧场八十间房子村党支部书记李侃家有20亩葡萄园,在“十一”前看到市场行情不太好,就没有观望,把一多半葡萄及时售出,减少了七八万元的损失。他所在的村也因卖得及时,70%的葡萄以每公斤3至5元的价格卖出,挽回了部分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霜冻灾害外,今年春季气温回暖晚,葡萄树开花挂果延迟,加之“十一”期间连续降雨,气温急剧下降,积温不够,导致葡萄光照不足,含糖量降低,着色不均,品质不如往年,收购价每公斤比往年低1至2元。这也是种植户减收的原因之一。
订货商退单,葡萄跌至“白菜价”10月21日下午,记者在多浪农场门前公路边,目睹了一个令人心酸的场景:鲜红的葡萄竟用大铲车一铲铲朝大卡车上倾倒,犹如装卸砂石料。手握铁锹装车的多浪农场农三队农工王金乾痛心不已地说:“葡萄这个装法我也是头一次遇到,心痛也没办法,受冻葡萄不值钱,来收购的老板每公斤最多出到五毛钱,还讲什么包装,能卖出去就不错了,总不能烂在地里当粪呀!近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二三百吨这类葡萄被酿酒厂或榨汁厂拉走。”
酿酒厂在伊宁县多浪农场收购葡萄。
据了解,除了“十一”前果农销售了第一茬葡萄后,后期再无订货商登门,之前订货的客商几乎全部退单。迫于无奈,果农只好以“白菜价”卖给酿酒厂或榨汁厂。
据多浪农场葡萄种植户称,往年卖给酿酒厂是最差等级的葡萄,每公斤收购价在3至4元。今年因既不能储运,也没了销路,只好让酿酒厂捡个便宜。
“受霜冻的葡萄果柄发黑,失去输送营养的功能,致使葡萄柄蒂溃烂,根本无法保鲜储运,只能用于酿酒或榨汁。本来我计划在伊宁县、霍城县订购吨葡萄运到南方去,现在这个计划泡汤了,退单也是没办法,总不能让我们做赔钱的买卖吧。”一位叫孙正贤的客商惋惜地说。
伊宁县仁信农民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江告诉记者,今年行情其实并不太差,客商来得也不少,“十一”前,一级品葡萄曾以每公斤9元的价格卖出去一小部分,但受霜冻后就失去了销路,有几个客商连定金都不要就走了,他们退单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不至于颗粒无收,无奈的果农只能受制于酿酒厂商,使价格被压到了每公斤四五毛钱,甚至个别农户估堆卖。
往铲车上倾倒葡萄的巴依托海乡农民刘光禄无奈地说:“除了卖给酿酒厂,再没人收购,拉到市场零卖还不够运费,所以价格他们说多少就多少,能把雇工费挣回来就不错了。”
自救力不从心,信心还需树立灾情发生后,引起自治区、自治州领导的重视,自治区农业厅、州林业局、州农业局先后派出干部和技术人员赴葡萄产地调研,并指导灾后自救。伊宁县、霍城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也深入受灾乡镇协调救助措施,并多次开会研究对受灾户延缓还贷事宜。
莫乎尔牧场提前行动,联系兵团四师61团场酿酒厂、石河子市榨汁厂来农场收购葡萄,目前该场葡萄基本被收购完毕。
记者在该场八十间房子村看到,连片的葡萄架下已无一串葡萄,地上也无腐烂的葡萄。
针对有贷款的受灾户,多浪农场准备筹集50万元,帮助受灾严重、无法还贷,生活受影响的农户垫付部分款项帮其还贷,然后让农户再贷出款归还农场,以此保证贷款户信誉。
胡美军称,采取这一帮扶办法,至少能为受灾户保住贷款信誉,为来年投入做准备。同时,还邀请国企新兴际华集团旗下的酿酒厂负责人来场考察,洽谈收购事宜。目前绝大部分受冻葡萄已销售出去。
赵和平表示,葡萄受灾严重,果农积极性受挫,针对这次30多年未遇的天灾,近期将通过召开会议和宣传讲解增强果农信心,不能因一时受灾丧失发展葡萄产业的信心。
但对于农户来讲,自救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农民抱怨说,葡萄不像粮食,也不同于其他类果品,既不能储存,也没了销路,自己又没有加工条件,只能眼睁睁地赔本处理掉。
一些背负贷款的农户表示,希望政府出面与银行协调,延长贷款期限或减免利息。
多浪农场农四队农工李维良称,天灾谁也怨不得,先把剩下的葡萄处理完,贷款的事,只能先找亲戚朋友借款归还,明年再贷。不能受一次灾就丧失信心,葡萄毕竟比其他农作物收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