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阻隔了战火弥漫的烽火狼烟,阻隔不了迅速疾驰的历史车轮;
三八线,切割了时空的经纬,但阻挡不了和平的暖流。
茫茫冰原,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
手挽手,一起跨越万里疆场,
岁月悠长,
硝烟散尽是曙光,亲人盼你回家乡......
27日当地时间9时30分(北京时间8时30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晤。这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土地。
金正恩在板门店朝方一侧“板门阁”前亮相时,韩国总统文在寅由韩方一侧“自由之家”向军事分界线方向移动,两人在军事分界线握手,开始历史性的会面。
记者注意到,在分界线韩方一侧握手后,金正恩还特别邀请文在寅跨过分界线到朝方一侧握手合影,这也是此前没有设置的环节。然后双方共同回到韩方一侧。
三八线,百余年前就是高压线
文
李洁
年夏,趁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之际,沙俄借口“保侨护路”,不顾清国政府一再反对,强行出兵10余万占领了我东北地区(时称满洲)。“庚子国难”平息后,按中俄约定,年4月以前,是入侵满洲的俄军撤离的最后期限。不料,沙俄政府拒不撤军,其永久霸占我满洲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无力驱逐之的清国政府,只好暗中求助于日本政府,希望日人出面谈判,将俄军请出中国。
一直将我满洲和朝鲜半岛视作本国“利益线”的日本政府,早就对俄国万般戒惧,遂闻风而动,一边在国内加紧备战,一边于7月份主动提议在俄京圣彼得堡与俄政府举行了谈判。
不料,谈判开始后不久,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宣布:将设在中国租借地旅顺的关东州升格为远东总督府,由侍从将军、原关东厅长官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任总督,统管远东各边疆省州一切军政事务。
▲资料图:尼古拉二世
远东总督府的设立,给了指望通过谈判解决纷争的日本人当头一记闷棍!
荣升“远东王”的阿列克谢耶夫,立马在旅顺召集了俄边疆各省州的对日作战高级军事会议。会议作出如下部署和建议:以陆军2个师4万人固守旅顺要塞;以陆军人防守符拉迪沃斯托克;以陆军2个师3万人完备中朝界河鸭绿江一线防御;远东陆军主力编成2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集合在海城、辽阳、沈阳一带固守待援;第2集团军部署在哈尔滨一带为后卫。
紧接着,9月上旬,阿列克谢耶夫组织了第二次太平洋舰队的实战演习。由13艘主力战舰组成的舰队自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经过了日本人极为敏感的朝鲜海峡。停泊在旅顺口的军舰也北上加入了演习。至10月1日,舰队才浩浩荡荡开回旅顺口。这次演习,威慑之意不言而喻。
▲资料图:阿列克谢耶夫
按俄国侍从将军、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的话说,正是昏庸而固执的阿列克谢耶夫,把本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当年沙俄政府最有实权的“三巨头”,即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都是反战派,但他们的一次次避战的建言,均遭到了沙皇陛下的有礼貌的拒绝。郁闷的库罗帕特金,只好每天在日记里记下他的真实想法。
翻阅《库罗帕特金日记》,在年的部分里,多篇都有阿列克谢耶夫的名字:
侍从将军阿列克谢耶夫认为,“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了解,俄国准备捍卫自己在满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诉诸力”。……
阿列克谢耶夫还在9月间就曾多次表示,……在满洲问题上应对日本进行战争威胁。
皇上决定,既不要因为朝鲜,也不要因为满洲打仗,准备将朝鲜交给日本人。但阿列克谢耶夫却竭力主张,既要为朝鲜,也要为满洲打仗。
一心想成全其父亚历山大三世的“黄俄罗斯州”宏愿的尼古拉二世,颇想通过战争彻底解决远东难题,永久压制住假想敌日本,故轻信了阿列克谢耶夫和主战近臣们的忽悠。但身为一国之君,他又不能不发憷日本人的蛮干和战争对国家造成的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进入秋冬时节,御前会议开过好多次,他总是含含糊糊地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而不能做出明确的“圣断”。
进入10月,因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不愿执行“朕”意,沙皇竟令其出国访问,而借机把对日谈判的负责人换成了主战的远东总督!于是,主战的阿列克谢耶的意见就成了帝俄政府的底线。
阿列克谢耶夫的主张,即“三八线”。他建议:与日本人谈判,只谈朝鲜,拒谈满洲,即俄国是否从清国领土撤军,与你日本无关;你要谈的只是是否同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北纬38度设立中立线的问题。这是两国的高压线。为保证双方不触这条高压线,他主张在38度线两边,两国各设20公里的中立区;如越过了此线,即意味着战争的开始。
却原来,中国人后来才熟知的“三八线”,早就被俄罗斯人定为他们在远东与敌对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深度解读日俄战争后,笔者才知道,其实,二战结束前的斯大林的心底,早就有了这条“黄金分割线”,因为日俄战争开始时,格鲁吉亚皮鞋匠和农奴女儿的儿子斯大林,虽然只有24岁,但却已经是一个热衷于颠覆国家的职业流放犯,而他们的领袖弗拉基米·伊里奇,即后来以化名而名震寰宇的列宁,当时更是天天盯着远东局势,在本党的报纸上大量刊发煽动颠覆本国政治体制的言论。众所周知,年伊始,俄军失守旅顺口后,列宁曾在第一时间发表文章《旅顺口的陷落》,为专制国体的本国的失败而兴高采烈。此为后话。
俄方的“三八线”方案遭到了日本人的强烈反对。
然而,日本公使栗野慎一郎于12月22日提出了反对意见后,俄国人竟长达一个月没有给予答复!
▲资料图:栗野慎一郎
新年到来之际,犹豫不决的尼古拉二世似乎终于做出了“圣断”。
郁闷的陆军大臣在日记里写道:
12月26日(即年1月8日)皇帝陛下批准了侍从将军阿列克谢耶夫的全部观点,准许他以自己的名义宣布在远东各州进行总动员,并宣布满洲进入战时状态。
长达半年的马拉松谈判彻底拖垮了日本人的耐心!日本君臣都认定,俄国人的外交拖延只是为了赢得军事部署的时间。于是,进入年之后,他们即不再抱幻想,决心与强敌拼死一搏。
可以说,这种不明确性大大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以致他们认定,哪怕让国家经历一场最可怕的战争,也胜过忍受我们在远东的图谋所给予的折磨。
这是库罗帕特金将军的原话。连他都体谅到了日本人的忍无可忍,可见,战争真的已经不可避免了。
于是,年1月23日,栗野慎一郎到俄外交部拜会了拉姆斯多夫。
彬彬有礼的寒暄过后,客人冷静地告诉主人:“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协议,将会产生严重困难,局面甚至不可收拾。”
一心想避战的拉姆斯多夫,当然听懂了日本人的话外音。
两天后,在圣彼得堡,主管海军的尼古拉二世的叔父阿列克谢伊大公,奉旨主持了一次如何回复日本人的讨论会。
库罗帕特金写道:
1月15日(俄历,即西历1月28日),在由大公爵阿列克谢伊·亚历山德罗维奇主持召开的会议上,讨论了我们对日本提案的答案。……我认为可以这样表述:“不得将39度线以北的朝鲜领土上任何一部分用于战略目的”。
瞧,俄国人折衷了一下,建议让一步,即从北纬38度线上后退1度,把北纬39度线当成两国的中立分界线。为了避免战争,御前会议的参与者纷纷同意了以39度划线的建议。
不过,死硬到现在才向日本人稍作妥协,为时晚矣!
11天之后,即年2月8日子夜,日本联合舰队向停泊在旅顺港的俄国三艘主力巡洋舰成功地发起偷袭并得手。
长达一年半的惨烈的日俄战争打响了。
“三八线”缘起
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并越过中苏边境,进入朝鲜半岛,其势锐不可挡,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
美国政府面对朝鲜半岛形势的急剧变化,顿感手足无措。根据年2月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日本投降后,朝鲜必须置于苏、美、中、英四国共同托管之下。然而,四国对朝鲜托管问题尚未达成具体办法。8月,日本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美国距朝鲜最近的地面部队尚在英里以外的冲绳岛。因此,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外交途径,使疾速推进的苏联红军停滞下来。
8月10日,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在朝接受日本投降问题。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可能向北移。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认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抢在苏军进入朝鲜南部地区之前向北部更远的地区推进会更有困难。于是陆军助理部长让迪安?腊斯克和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迪安?腊克斯上校和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受命后,经查看地图和分析研究,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实施方案”。建议以横穿朝鲜半岛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即用这条线将朝鲜一分为二,美军接受三八线以南的日军投降,苏军接受三八线以北的日军投降。这个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8月15日,杜鲁门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发去密电,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接受日军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16日,斯大林复电杜鲁门,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在朝鲜受降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只提出略加修改的意见。9月2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加修改,命令中说:“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从此,这条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等地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被明确规定下来,简称“三八线”。在朝鲜,这条线斜穿半岛,长约公里,隔断了南北,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条小路、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
冷战的最后一块坚冰
冷战是美苏以及美苏主导的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
作为冷战结束后的遗留问题,似乎朝鲜半岛问题就应该完全是美苏对抗的结果。
然而,朝鲜半岛问题真的完全是美苏带来的吗?
二战后期,美国不断敦促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主要目的是减少美军伤亡。但当美国成功试爆原子弹之后,杜鲁门政府便转而希望通过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阻止苏联在东北亚的势力扩张。
不过,苏联依旧没有退出中国东北,还很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并迅速向南推进,美国对此十分着急,它不想让苏联人占领整个朝鲜半岛,担心朝鲜半岛被“赤化”。
于是,美国与苏联约定以“三八线”为界进行对日受降。
美苏争霸格局下的朝鲜半岛,最初的设想是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共同托管,由美苏成立联合委员会讨论如何建立临时政府等问题。二战后,美苏当然是主导朝鲜半岛局势的主要力量,但是朝鲜半岛内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朝鲜半岛,当地本来就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有左翼、有右翼,也是因为这样,美苏才能够在朝鲜半岛扶植对抗的政权。
早在年8月15日刚独立,朝鲜半岛南部中左翼即成立朝鲜人民共和国,声称要“打土豪分田地”,显然这是针对右翼的。而等到美军登陆朝鲜半岛南部,右翼力量即倒向美国。所谓右翼力量,主要是亲日派。
后来,美国又将金九、李承晚等接回国内,组成政党,而北方则选择扶植金日成做领导人。所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以外部力量为主,内部力量为辅的一个过程。
即便如此,在朝鲜半岛分裂之初,南北方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在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半岛按日本人的规划,北方发展电力、矿产等重工业,南方则以轻工业为主。这就造成南北分裂之初,南方供电能力不行,连农业生产需要的化肥,也是北方生产的,所以当时谈统一,南方更迫切。
然而,主导半岛北方的苏联认为,要谈统一首先要讨论政治军事问题,其次再说经济和人员、邮件交流问题。、年美苏联合委员会先后进行了两次讨论,都不成功。最后只能由联合国出面解决,成立选举委员会,在全境范围内进行选举监督。然而北方拒绝接受联合国监督。
于是,年8月15日李承晚在南方成立大韩民国。
同年9月9日,金日成在北方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由此,朝鲜半岛彻底分裂。
危机不断的朝鲜半岛
-年,朝鲜半岛经历了相对平静的一段时期,但随即就不再平静,因为美国陷入越战,朝韩开始在非军事区相互攻击。
年1月21日和23日,又先后发生了31名武装人员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的“青瓦台事件”和美国间谍船和船员被朝鲜俘获的“普韦布洛”号事件。
年4月15日,美国海军一架EC-侦察机在朝鲜附近海域上空被朝鲜人民军击落,31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由此开始,朝韩之间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到年代初。
朝鲜半岛今日之局势好像东北亚的“火药桶”,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危机,在国际社会看来,朝鲜也是个“麻烦制造者”,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危机,全然不是一个正常国家状态。
朝鲜作为一个小国,历史上就对自身安危十分敏感,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美韩每年的频繁军事演习很自然地使其真切感受到生存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对敌对的美韩军事实力强大的莫名恐惧。
也就是说,冷战中让朝鲜感觉相对安全的阵营对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让它感到绝对不安全的混合格局。这种情况无疑对朝鲜领导层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唯有拥有超级武器核弹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自身的焦灼感和不安定感。
朝鲜一直不希望他者介入朝鲜半岛事务。
即使是朝鲜战争,最初金日成也只是跟斯大林密谋此事,并无意让中国出兵,所以朝鲜战争爆发之初,金日成与斯大林一同阻碍中国对战争战况的了解,显然是担心中国介入战争并增强在朝鲜的影响力。
即便战争局势恶化之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也是斯大林出于冷战全球对抗在远东战略布局的考虑。当然,这也是金日成在苏联拒不出兵的情况下无奈的唯一选择。
北风吹起
芦花飞舞漫天霜
英雄出征血洒
万里疆场
茫茫冰原
高高山岗上
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
轻轻传唱
满江渔火
都为你点亮
亲人盼你回家乡
岁月悠长
山河已无恙
硝烟散尽是曙光
北风吹起
芦花飞舞漫天霜
英雄出征血洒
万里疆场
茫茫冰原
高高山岗上
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
轻轻传唱
满江渔火
都为你点亮
亲人盼你回家乡
岁月悠长
往期精彩回顾
新史记?郎平传
人民教师赋
究竟啥是“亚投行”?最通俗的解释,看完后所有人都乐了!
武昌砍头事件心理学还原:规则的破坏与人伦的失守
9月10日人民教师赋
书画界反腐风暴即将来临
踩踏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你信吗?
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竟然可以与中央政府抗衡
甘肃靖远县县委办主任跳楼身亡,上司是个女领导
楚材难为楚用:易中天出走武汉大学真相曝光
吴一坚归来金花继续绽放
冉万祥——甘肃会宁山沟沟走出的首位中央副部长
为天下母亲赋
9.3阅兵赋
无可奈何花落去:陕西书画市场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追踪!网友扒出北京动物园老虎咬人细节,愤怒!痛心!
华商报不做沉默的羔羊:后台不是护身符,车牌不是保护伞,娱乐不是遮羞布
华商报史上最屈辱的一天:两名记者被围打,华商报大门被封堵
国耻·国殇——“九一八”事变
追踪!网友扒出北京动物园老虎咬人细节,愤怒!痛心!
他,走了,人民怀念他
史记·特朗普传
中纪委连这些名单都公布了,贪官彻底无藏身之处了
千古奇文《史记·赵本山列传》,谁写的太有才了
南海赋——扬我国威,国人必转!
新史记*范冰冰列传
《天下父亲赋》——所有母亲们看完都沉默了
知朝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