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官,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皇帝拿

白癜风中医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0326/4146238.html

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算是统治中原大地不短时间了。

从清兵入关开始算,到溥仪帝宣布退位,长达年,而如果从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后金开始算,那足足有了年。

作为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时间里,涌现出不少的名臣将相。

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固做出了杰出贡献,比如多尔衮,年羹尧,刘墉,左宗棠,林则徐等等。

然而在大多数人们的观念里,贪官污吏给人的印象往往要比这些名臣们要深刻的多,比如和珅。

一提到和珅,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各种清宫戏里,和珅的出场率可谓是非常高的,几乎赶上主角了。

而大家的对于和珅的印象,主要源于和珅的“贪”。

作为清朝第一大贪官,自清朝就流传下来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此话或许不是夸张,可能真的是这样。

文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曾推算过,和珅曾一共贪污钱粮,挪用公款共计将近十亿两白银,可以抵得上当时清朝十年的税收!

就凭这个,说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一点也不冤枉了他!

可令人奇怪的是,那时候的钱不比现在,现在有纸币,有电子货币,和珅贪污的都是真金白银和各种古玩字画,那么他是如果藏匿这些钱财的呢?

据说,嘉庆帝查抄和珅府中的时候,并没有情报说的那样,有很多金银,于是嘉庆帝下令用锤子凿开柱子,这才发现柱子才是和珅的藏金之地。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大清朝第一权臣,第一贪官,和珅。

一,早年经历,少年英才

乾隆十五年(年)和珅出生于福建,父亲是钮钴禄·常保,是大清朝福建副都统。

幼年时期的和珅是不幸福的,三岁时母亲因难产生下弟弟和琳而去世,九岁时父亲常保因病去世。

而钮钴禄家族是大清朝的名门望族,认为自幼丧失双亲的和珅兄弟很不吉利,一度想把和珅于和琳赶出家门。

幸亏和珅母亲的一位老部下和父亲的一位偏房袒护,和珅兄弟才得以在钮钴禄家族里成长。

和珅十九岁那年,为了出人头地,和珅产参加了清朝的科举,无奈名落孙山,于是和珅转变思路,开始弃文从武。

四年后年后,由于和珅身手不俗,屡立战功,被封为三等侍卫,随后又被挑选为粘杆处侍卫。

此时二十三岁的和珅由于相貌出众,文武双全,很快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被选为乾隆帝的贴身侍卫。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时二十多岁的和珅可是号称“满洲第一美男子”。

乾隆帝挑选贴身侍卫的时候,便一眼相中了和珅,尤其是和珅额头上的一颗红痣,让乾隆帝久久难以忘怀。

而这里,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传说。

据说乾隆帝在做宝亲王的时候,曾和雍正帝的宠妃年贵妃有过一段不清不楚的暧昧感情,两人经常私下眉来眼去。

可俗话说“纸包不住火”。

有一次乾隆和年妃在后宫嬉戏打闹的时候不巧被乾隆的母后钮钴禄氏撞见。

而钮钴禄氏担心美色会影响乾隆继承皇位,于是瞒着乾隆赐死了年妃。

等到乾隆听闻消息赶来之后,年妃已经气绝身亡。

可乾隆无法去谴责母后,只能抱着年妃的尸体痛哭说道:“如果你我还有缘分就二十年后再见!”

说完就咬破自己的手指,用血迹在年妃的额头上点了一个红印记,用作二十年后两人再相逢的凭证。

时光飞逝,二十多年后的乾隆帝顺利的当上了皇帝,对当年的誓言逐渐淡忘,可一次无意之中乾隆帝一眼看到侍卫和珅额头上的红痣时,突然想起当年的誓言,于是问和珅家中是否有姐妹。

和珅老实回答说家里只有个弟弟。

这让乾隆帝觉得这是老天爷冥冥之中的安排,让年妃投胎转世成了和珅来到了自己身边,这让乾隆帝对和珅关爱有加。

据说这是和珅受乾隆帝宠爱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是民间野史传说,投胎转世的说法不可信,但是和珅能受到乾隆帝的宠爱,主要还是靠他自己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虽说和珅自幼父母双亡,但是好歹钮钴禄家族是大清朝的名门望族,是满洲正红旗,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源,对和珅也有过倾心的培养。

因此和珅自幼饱读诗书,精通满蒙藏汉四族语言文字,年纪轻轻就在大清朝著名学府咸安宫读书学习。

咸安宫是大清朝专门培养政治人才的顶级学府,想进去不光要有钱,而且要有强大的政治背景。

因此里面的学生非富即贵,和珅也不例外。

和珅的努力得到了咸安宫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认为和珅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当时著名诗人袁枚曾专门作诗称赞和珅:“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

在和珅当乾隆帝的贴身侍卫之前,就得到了一些朝廷大员的高度赞赏。

早在和珅十八岁的时候,时任直隶总督冯英廉就认为和珅不是凡人,日后必成大器。

于是刻意接近和珅,经常于和珅交谈至达旦,觉得和珅才华横溢,心中甚是喜欢,就把自己的爱女冯霁霁嫁给了和珅,让和珅做了自己的女婿。

从此和珅在朝中有了岳父冯英廉这个靠山,而冯英廉也给了和珅一个改变和珅一生的建议:去做乾隆帝的侍卫。

二,平步青云,得帝赏识

冯英廉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和珅号称“满洲第一美男子”,相貌出众,加上文武双全,很快得到了上官的赏识,成为了乾隆帝的贴身侍卫。

可和珅明白,光成侍卫还远远不够,还要让乾隆帝注意到自己,想要乾隆帝注意自己,那必须让乾隆帝知道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行。

机会说来就来,有一次乾隆帝出宫巡游,途中遇见了一起古玩失窃案。

可好几天过去了,失窃的文物没找回,窃贼也没有抓到,这让乾隆帝大为恼怒,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老虎和犀牛这样的野兽从关押它们的牢笼里跑了出来,弄坏了这些珍宝古玩,那么应该追究谁的过错?

周围的官员大臣们知道乾隆帝真的生气了,可也没办法处理掉此案,因此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回答乾隆帝的问题,一时间大堂内鸦雀无声。

这时和珅站出来回答乾隆帝说:“回禀陛下,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

意思是说,古玩谁看管的就是谁的责任,这句话出自大文学家朱熹对《论语》的批注。

乾隆帝一听大喜过望,问和珅是怎么知道这句话的,和珅谦恭的表示自己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论语》自然不在话下。

乾隆帝见和珅如此好学又饱读诗书,且回答自己问题的时候表现的不卑不亢,加上和珅长得和自己心中念念不忘的年妃很像,

于是就破格提拔和珅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也是和珅平步青云的开始。

此时身位侍卫的和珅不光负责乾隆帝的人身安全问题,甚至开始贴心的照顾起乾隆帝的饮食起居,让乾隆帝感觉和珅颇为忠心体贴。

不光如此,和珅善于察言观色,开始揣摩乾隆帝的喜好,故意去做乾隆帝喜欢的事情,讨好乾隆。

和珅得知乾隆帝喜好诗词,古籍,字画,不惜花重金在民间收集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书籍,古玩字画献给乾隆帝。

得知乾隆帝喜好作诗,和珅更是根据乾隆帝的作诗风格,去迎合乾隆帝的审美去作诗,引得乾隆帝对和珅甚是喜欢。

因此和珅的官职地位开始日益增高。

不到一年时间,和珅就成了乾隆帝身边的红人,乾隆帝破格提拔和珅为大清朝的管库总管大臣。

在这个位置上,和珅慢慢学会了各种理财知识,对大清朝的经济开始了如指掌,更是显现出和珅过人的才能,很快就将库中的财产扭亏为盈,这乾隆帝更加赏识和珅,认为和珅是难得的人才。

而这些理财知识,也成了和珅日后贪于钱财埋下了祸根。

三,利欲熏心,贪财夺利

刚开始,初为官的和珅为了在乾隆帝面前树立形象,是非常清廉的,可一桩大案改变了和珅的一生。

乾隆四十五年(年),有人揭发云贵总督李侍尧专权贪污,乾隆大怒命令刑部侍郎喀宁阿与和珅前往云南查办此案。

一开始喀宁阿毫无进展,可和珅认为李侍尧不开口,可以从他的侍从下手,于是和珅严刑逼供李侍尧的总管家赵一恒,赵一恒自然熬不住“满清十大酷刑”,只得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交代给了和珅。

不光如此,和珅又把云南的大小官员都找来,当着他们的面把赵一恒交代的事情说给他们听,

这些官员见和珅掌握了证据,纷纷调出来指控李侍尧的各种罪行,和珅统统记录在案。

在铁证如山面前,李侍尧不得不认罪,和珅也因此案立下大功,被提拔为御前大臣。

面对李侍尧贪污受贿多达千万计的银两,和珅被蒙蔽了双眼。

他瞒着乾隆帝私吞了李侍尧一半以上的脏银,加上乾隆帝对和珅办理此案的赏赐于提拔,让和珅对权力,钱财开始有了痴迷的渴望。

身为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乾隆帝把女儿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成了驸马,和珅瞬间成了乾隆帝的儿女亲家,和珅家族也成了皇亲国戚,于是朝中文武百官开始对和珅巴结起来。

对和珅开始送各种钱财,古玩,珍宝,字画,开始贪财的和珅统统都是来者不拒。

渐渐的,这些大臣与和珅开始结党,成了大清朝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一开始和珅担任乾隆帝侍卫的时候,对乾隆帝百般讨好,因此身居要职,这自然引得一些以“忠臣”自居的其他大臣所不齿,认为和珅是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多次对和珅弹劾,引得和珅怀恨在心。

在和珅被乾隆帝封为“四库全书”总撰官时,他利用权力,大兴“文字狱”,把曾经反对他,弹劾他的大臣逐一进行报复,这些人的下场都很凄惨,好点的发配边疆,差点的抄家身死。

不光如此,和珅更是“垄断”了科举这个“行业”,

不管来自大江南北哪里的才子,只要你愿意花钱,就可以根据花钱的多少来判定你科举的成绩,能当什么官。

有钱就能当官,没有钱任凭多高的才能,也只有落榜的结果。

一时间朝廷的科举制度相当黑暗。

与此同时,和珅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大清朝各地开了一百多家钱庄和当铺,建立银号,创立私人镖局,为他走私财宝古玩提供便利,

不光如此,和珅更是利用自己精通多国语言,与沿海商铺甚至外国的商家进行私下贸易,赚的盆满钵满,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商业帝国的版图。

和珅不光贪财,他对权力的渴望也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此时朝中的大臣分外四大势力,分别是以名将阿桂为首的武将派,

以名臣刘墉为首的御史派,

以钱沛为首的反对派以及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污吏派。

但是和珅却是这些势力中最强大的,并且对待其他三个势力的人毫不手软,先是花钱贿赂三大势力的官员们,

如果官员们手下贿赂好了,和珅就有了贿赂证据,这些官员自然成了和珅的手下,如果不接受贿赂,和珅就好找各种罪名逮捕这些官员,

更过分的是和珅居然会派官兵冒充盗贼杀了这些官员全家,

一时间朝中大臣们纷纷投于和珅门下,

和珅在朝中的势力更是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四.嘉庆继位,赐死狱中

嘉庆元年(公元年),乾隆帝传位于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大清朝进入了嘉庆时代。

可权力乾隆帝并没有交出去,朝中大小事务还是有乾隆帝处理,

而嘉庆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没有任何实权。

乾隆帝上朝时,只令嘉庆帝和和珅站在自己身边,

但是和珅站的位置更加靠近乾隆帝,因此只有和珅明白乾隆帝在说什么,在下达什么命令。

而此时的乾隆帝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说话什么的开始口齿不清了,自然下达不了什么命令,

于是和珅就“口传”乾隆帝御令,意思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下达命令,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把持了朝政。

于是朝中大臣,百姓都称和珅为大清朝的“二皇帝”。

因为乾隆帝已经老了,而嘉庆帝没有实权,

和珅自然就担任保卫二位皇帝的义务,

于是二位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基本上都是和珅派来的间谍,真的可以说是骇人听闻!

到了嘉庆四年正月初,“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嘉庆帝开始掌权。

嘉庆帝做了皇子那么多年,有做了三年没有实权的皇帝,见惯了和珅为了敛财,铲除异己的各种手段,早就对和珅恨之入骨。

在乾隆帝驾崩的第十三天,嘉庆帝就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令将和珅逮捕抄家。

可官兵们把和珅的家翻个底朝天,

除了朝廷和乾隆帝赏赐的金银外,没有发现任何和珅贪污受贿收敛来的脏银古玩等。

嘉庆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和珅的这点小伎俩,于是下令官兵用锤子凿开和珅家里的柱子,一时间发现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无数。

最后经过核算,共计在和珅家族查抄白银多达八亿两,其他古玩珍宝不计其数。

而当时大清朝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六七千万两,

因此就如同文章开头所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此言可真一点不虚啊!

和珅所犯的二十项大罪,每一项都罪无可赦,本该凌迟处死,

可嘉庆帝念在和珅是前朝大臣,又侍奉乾隆帝多年,于此赐白绫一条,

命和珅在狱中自尽,终年49岁。

一代把持朝政多大近二十年的超级贪官权臣的时代就此落幕。

结语:

仔细算的话,和珅把持朝政足足有了近二十年,

但是和珅相对于其他权臣来说是非常年轻的,

死时也不过49年,可和珅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他短暂的一生达到了绝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高度,做到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敏而好学固然值得我们学习,

而他后来为了钱财权力不择手段的做法,终究会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时刻警醒着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tz/10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