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逢秋暮露成霜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时逢秋暮露成霜

洽遇浣熊赖秋床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

寒霜渐凝,暖意意即达

朝有寒露夜凝霜,风挽秋叶日渐寒。转眼秋季即将结束,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含义:

初霜之时

霜降,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习俗:

一、祈求吉祥打霜降

打霜降——祈求吉祥霜降节气,是每年秋后农业丰收的一大节气。农谚曰:“霜降到,无老少。”意思是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都可以收割了。

在清代以前,霜降日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由标兵开路,鼓乐前导,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地从衙门出发,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会集庙中,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此时百姓观者如潮。

相传,武将在“打霜降”之后,司霜的神灵就不敢随便下霜危害本地的农作物了。农民们还常以听到枪响与否和声音的高低来预测当年的丰歉。

二、防寒保暖吃柿子

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此时天气转寒,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时节食用。

三、登高望远调情绪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也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小贴士:

霜降,是秋天和冬天的过渡。霜降节气的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多食用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梨子、苹果、石榴、荸荠、萝卜等来保护自己的皮肤哦!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

此外,寒从脚底,天气逐渐转凉,大家也要注意脚下的保暖呐!

张继曾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霜降的到来,就预示着,要和秋天告别啦……

END

素材来源

网络

编辑排版

段可

审核

王宝姚杨蒋旭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mc/9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