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真题精选0514

1.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A.低、穷B.低、富C.高、穷D.高、富参考答案:A。解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故A项正确,当选。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2.一般情况下扑灭粉尘爆炸事故,最有效的灭火剂是()。A.泡沫B.雾状水C.二氧化碳D.干粉参考答案:B。解析:雾状水是喷雾水枪喷出水滴直径小于1微米的水流,它可大大提高水与燃烧物或火焰的接触面积,快速熄灭燃烧的粉尘,又可湿润未燃粉尘,驱散和消除县浮粉尘,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适合扑救粉尘爆炸事故。B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3.下列()典故的寓意相同。A.负荆请罪负笈从师B.卧冰求鲤百里负米C.愚公移山拔山盖世D.凿壁借光孔融让梨参考答案:B。解析:“卧冰求鲤”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故事,寓意要孝敬父母。“百里负米”讲述孔子的学生子路,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孝敬父母的故事。寓意要孝敬父母。两者寓意相同。B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A项:“负荆请罪”讲述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寓意向人认错赔罪。“负笈从师”讲述了任末的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的故事。寓意是一个人从小就要立志苦学,学习要不怕困难。两者寓意不同。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拔山盖世”形容项羽力能拔掉大山,寓意力大勇猛。两者寓意不同。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凿壁借光”讲述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寓意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孔融让梨”讲述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寓意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两者寓意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4.下列诗句的作者,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参考答案:D。解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即公元-年。在这前后的文学统称为建安文学。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称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出自南朝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陶渊明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出自曹操的《观沧海》。曹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曹植的《七步诗》。曹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出自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曹丕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5.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是描写这“四君子”之一的。A.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D.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参考答案:A。解析:“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意思是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菊花属于“四君子”之一。A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描写的是雪景。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意思是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描写的是桂花,不属于“四君子”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意思是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描写的是牡丹,不属于“四君子”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6.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朝,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历代有许多文人到过南京,并为其作诗。下列古诗没有写到南京的是()。A.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B.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D.先生笑说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参考答案:C。解析:A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其二》,意思是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金陵,这里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钟山。描写的是南京。故正确,排除;B项,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三首其二》,意思是魏晋六代,兴衰迭起,我且痛饮三杯,为金陵高歌一曲。描写的是南京。故正确,排除;C项,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诗人夜晚住宿在枫桥的船上,夜深之时忽然听到远远的传来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敲钟声。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描写的不是南京。故错误,当选;D项,出自北宋苏轼的《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描写的是南京。故正确,排除。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7.(多选题)下列对于商品的理解正确的()。A.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C.所有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参考答案:AC。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二重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因此,选择AC选项。拓展:B项: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B项错误。D项: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D项错误。8.(多选题)经济学中,“内需”即是内部需求,包括()。A.投资需求B.生产需求C.分配需求D.消费需求参考答案:AD。解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总需求包括两个部分:①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②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因此,选择AD选项。拓展:三驾马车: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9.(单选题)()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A.云南B.贵州C.陕西D.甘肃参考答案:B。解析:贵州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0.(多选题)下列植物和常见食用部分对应正确的有()。A.藕——茎菜类B.马铃薯——根菜类C.番茄——果菜类D.花椰菜——花菜类参考答案:ACD解析:A项,茎菜类是以肥大的茎部为产品器官的蔬菜。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其食用部分为根状茎,藕属于茎菜类。故正确,当选;B项,根菜类植物是以肥大的根部为产品器官的蔬菜。马铃薯又称土豆,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马铃薯属于茎菜类。故错误,排除;C项,果菜类蔬菜以嫩果实或成熟的果实为产品器官。番茄即西红柿,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属于果菜类中的茄果类。故正确,当选;D项,花菜类是以花器或肥嫩的花枝为产品器官。花椰菜也称花菜、菜花,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属于花菜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7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