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庙宇嵩岳寺塔

简介:还记得之前说过的石窟么?石窟是佛教东传之后结合了东方建筑与雕刻、雕塑、壁画之后留下的艺术宝库。这些石窟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给僧人居住或参禅使用的,但是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生活在他们独有的“家”-寺庙里。

中国最早的寺庙应该是东汉时佛教刚传入洛阳时修建的“白马寺”了,但是因白马寺在战火中几度损毁,目前的建筑大部分为元、明、清所留,故在此时代的建筑里并未专篇介绍。

而嵩岳寺塔则是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年),一直在登封嵩山南麓的山上站了多年,兢兢业业,都没坐下来歇过。

位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岳寺内。

建筑:

塔本不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它源自佛门故乡。在古代印度,在那里它被人叫做窣[sū]堵坡(Stupa),本意为“坟墓”。

在东汉时期,窣堵坡从西域进入中原,初期被直译为“浮屠”或“浮图”。而后中原人采用了梵文佛陀(Buddha)之音韵,又加以“土”字作为偏旁,表达“葬佛土冢”之意,专门造出一个汉字“塔”来称谓它们。

有一些将原先的“窣堵坡”浓缩为“塔刹”,设置在建筑顶部以单层的本土建筑承接,是为“塔身”,最后再以“塔基”收尾。

外来建筑与传统建筑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神韵天成,是为“亭阁式塔”。

然而,单层的亭阁式塔还不足以体现人们的崇敬,在虔诚的信徒心中,需要以最高贵的建筑供奉众佛。楼阁这种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以自身替换了单层亭阁所属的塔身部分,整体营造一种挺拔、向上的态势,是为“楼阁式塔”。

就在窣堵坡彻底改头换面,变身为中国塔的同时,从东汉到隋唐战争频发、民生疾苦,世人看不到安稳生活的希望,因而“普度众生”的佛教一经出现,便俘获了众多的信徒,甚至帝王将相都在此之列,全国各地都掀起兴修佛教建筑、雕塑的浪潮。

北魏首都洛阳建有多座佛塔,南朝建有多座佛塔,隋代隋文帝先后三次诏令,在全国80多个地方建塔。上述之中,不乏百米高塔。

这么多塔为什么现在我们见到的却不多呢?中国建筑一直以来以木构为主,佛塔的前期建筑虽然也越做越高、越做越大,但是还是以木结构为多,例如当时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塔,北魏洛阳白马寺塔,以及同朝代同地点的永宁寺塔,都是典型的木塔。然而易于燃烧、腐烂的木材,实在是难以成全中国塔所追求的高耸与永恒。在建成仅仅18年之后,永宁寺塔便在烈火之中轰然倒塌,令人扼腕。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人们开始使用一种比木材更坚固耐火的材料,砖。

然而砖块不似木材那般可长可短、能弯能曲,难以制作出斗拱及飞檐翘角,于是工匠们发挥聪明才智,将砖块层层向外垒砌,是为“叠涩”。

砖塔兴起之后,适合竖向砌筑的砖用于建造塔身外墙,主要负责承重。内部的楼板、楼梯依旧采用木质修建,在力学上可以加强横向的连接。不过天长日久,内部的木质腐坏消亡,整个塔体便形成了一个“空筒”,容易坍塌。

南立面、剖面图

塔内八角井

材料与结构大为改进之后,塔的高度也有所飞跃。当塔的实际高度短时间内再难向上提升,人们便开始在视觉上下功夫,将楼阁式塔每层楼之间层高缩短,而多加楼层屋檐,密密地排布,是为“密檐式塔”。虽然高度与楼阁式塔相同,但是视觉效果还是密檐式塔更显高耸。

嵩岳寺塔为青砖、黄泥砌筑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总高37.米,底层直径10.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

塔的外部,由基石、塔身、宝刹组成。密檐之间矮壁上砌出各式门窗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塔顶冠以砖质宝刹。

基台,平面为十二边形,高0.85米,宽1.60米。现台基已非原构。台体内砌砖以黄泥浆粘合,外部砖壁表面饰白灰皮。

台基之南,砌月台,条砖铺地。月台之南,以青石和青砖砌踏道。台基北面,有一甬道通向塔后大殿,甬道两侧以石块砌筑。与台基相接处以青石踏跺相连。月台和甬道均为后代补砌。

塔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即第一层用叠涩腰檐将塔身分为上、下两部。塔身下部高3.59米,上下垂直。上部高3.73米,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采用两伏两券的砌筑方法,门上有尖拱形门楣和卷云形楣角,尖拱门楣顶部置三瓣莲花组成的饰物。

价值:嵩岳寺塔历经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充分证明中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作为密檐式塔的鼻祖,在佛塔的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是中国建筑艺术和西域建筑交流的见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佛塔,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它代表了东亚地区同类建筑的初创与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嵩岳寺塔是佛教通过在“天地之中”传播而确保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建筑实物见证。

郑东新区CBD大玉米的设计原型,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建筑平面布局与古塔平面神似。

东区大玉米

嵩岳寺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fz/10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