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记载的穿越者王莽,究竟做了什么

说到“王莽”这个人,不管是不是熟悉历史,大家一定会联想到“王莽篡汉”这个说法,而且心里也一定会有王莽是个奸臣这样的形象。

但反观历史,朝代的兴衰都可以说是被篡夺了,而且也几乎都是被皇室之外的人所夺取。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篡位”,为啥王莽篡得这么“赫赫有名”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王莽这个人,不仅开了篡位方式的先河,而且篡位之后做的事,在这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也可以算得上一枝独秀的奇葩存在了。

为啥会这么评价王莽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汉朝的大致脉络。

前面我们讲了赫赫有名的西汉王朝。那么有西就有东。既然是叫西汉,那肯定是为了区别东汉而存在的。

西汉和东汉统称为汉朝。那分成东西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因为,汉朝在中间曾经被人“灭亡”过。

说起来,这汉朝在众多朝代的灭亡史中,也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汉朝经历过两次灭亡,一次是西汉王朝的结束,这个灭亡西汉的人,就是我们本次要介绍的主人公“王莽”。而灭亡东汉的人,是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三国时期的曹操。

而汉朝灭亡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王莽和曹操取代汉王朝的方式可以说如出一辙。也可以说,曹操是通过效仿王莽的做法,慢慢取代了东汉,最后由儿子称帝,结束了东汉的统治。

而这个篡位的方法,王莽最具有代表性,故而在历史中,王莽篡位得非常赫赫有名。

简单来说,王莽篡位最核心的一点是,做官,接着掌握越来越多的权利,把控朝政,然后册封皇室身份,最后实现篡位。册封有皇家身份的官职是很重要的一步,意味着皇帝死后自己有了继承家产的资格,也就是继承皇位。

听上去好像很麻烦的样子。你看其他开国皇帝,大都是通过打仗,直接灭亡其国家。那王莽为何要采用这么复杂、繁琐的方式篡夺皇位,还留个千古骂名呢?

这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礼法”。

部分不太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对“礼法”这个概念一直存在一些困惑。总能听到“礼法”、“礼教”,可这“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通过简单的梳理,来认识一下这个“礼”字。每个朝代的礼法都会有所不同,但在汉朝,“礼教”和“周礼”更为相似,就是西周所使用的礼法规则。

那这和王莽篡汉的方式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提到西汉时期发生的一件关乎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大事,那就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皇帝的统治权威,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来宣传,就相当于学生的必修课。

而儒家文化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推崇周礼。《论语》中,孔子曾说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你让六十四个人来庭院里跳舞,这怎么能忍受?

这句话可以非常好地解释什么叫“礼教森严”。

当时的社会,所有事情都有规则。比如,皇帝要听音乐,他可以请2个合唱团的人,64个人给他唱歌跳舞。而按你的社会等级,你可能只能请1个合唱团,32个人来家里唱歌,有钱也不能多。如果你请了64个人,相当于你觉得自己的地位和皇帝一样,这是非常严重的犯罪。通俗说,叫“大不敬”。

连听个音乐,都有这么严格的规定,更不用说是继承皇位这件事情了。

而在当时的社会上流行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王莽,一个没有社会地位,和皇家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是绝对不能当皇帝的!

这也解释了王莽为何要先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资格当皇帝啊。

而回头看王莽的个人经历,就算放在今天来看,也是非常励志的。他充分地为大家展现了一部“没有美貌,我靠德行;没有爹妈,我靠自己。人生不如意,自己闯天地”的励志大片。

王莽长得非常丑,就是丑到所有靠长相取得第一印象的事,他一定是输在起跑线上的那一个。王莽的成就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德行赢来的。

王莽13岁丧父,在整个王家没什么地位。但靠自己勤奋好学,修身养性,孝顺长辈这些后天努力,逐渐获得了家族长辈的认可和赞扬。在平辈子弟中,以出众的学识和修养更成为一枝独秀的存在。

王莽24岁时,独揽朝廷大权的大伯父王凤病重。王莽在王凤床前悉心照料几个月,感动了王凤。最后靠王凤的关系,王莽开始走上了仕途之路。

他的第一份官职是黄门侍郎。也就是给皇帝看大门的保安。虽然官职很低,但却经常能面见皇帝,先天条件也算很不错。

王莽很谦虚恭顺,官场上的人缘和口碑都非常好,以至于常常有大臣给皇帝进言,赞扬王莽。连王家做官到大司马的王商,都希望能将自己的一部分封地让给王莽。

这个大司马在当时的地位比宰相还要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样的人,愿意把封地让给王莽,这王莽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

王莽的努力和其他人的帮助,让他的仕途青云直上,24岁当黄门郎,30岁有了侯爵之位,38岁就当上了大司马。

王莽虽然克己修德,却也十分阴狠毒辣。

王莽39岁时,汉成帝暴毙,新皇汉哀帝上位,汉哀帝开始打压王家,王莽只能被迫辞官。但他却利用小儿子误杀家奴,狠心逼迫儿子自杀为奴婢偿命这样的手段博取民心,重回朝廷。45岁时,在出身王家的王太皇太后的帮助下,掌握了军政大权,走上的专政之路。最后篡夺了王位,终结西汉,成立了新朝。

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曾评价王莽,“王莽是中国历史中最离奇的角色之一。他一方面被斥为篡位者、伪君子和操纵言论的好手,可是另一方面也被恭维为理想主义者,甚至是一个带革命性的人物。”

为什么黄仁宇教授会这样评价王莽呢?这是因为,这几千年来的封建史,王莽真的是一朵奇葩一样的存在。他的思想前卫到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不是穿越过去的现代人。

王莽虽然篡夺了汉王朝,但他却是怀抱着伟大的理想,希望拯救天下的黎明苍生。

王莽的改革中有几个重要,也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举措。

先是托古改制,复兴儒学,这个改革的性质就类似于在欧洲开始的文艺复兴,不过时间上,王莽早了有年呢。

还有一个叫“王田令”。王田令提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国家按人口均分土地,任何人不得多占。总结一下就是,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均分土地。

封建社会实行土地私有化,地主的土地国家是不能干预的。而土地真正实现国有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中才发生的事!一直到年,中国才正式将实行全国土地国有化写入宪法。

王莽本来想通过“王田令”,解决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而这个想法就类似于一枚来自两千年后的原子弹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爆炸了。并且一下子几乎让地主豪强都变成了穷光蛋!

可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杀伤力太强,要是真能干掉地主也就算了,可当时地主豪强连成片,王莽一下全给得罪了,这不是摆明了让人家团结起来反抗朝廷吗?干又干不过地主,连农民都没了积极性,这下全国反对,可不得失败嘛。

而更有个令人震惊的改革是叫“私属令”,就是废除奴隶买卖。这在两千多年前真是开天辟地的政令。为奴隶发声,这不是宣传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才可能干的事吗?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马丁·路德·金为了实现被当作奴隶一样看待的黑人人人平等的目标,在林肯纪念堂慷慨激扬地演说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的场景。

理想总是太美好。穷人为了活命,不得已卖身为奴,还有条活路,这下连活路都没了。官僚地主有钱不干活,全靠仆人干,这下好了,家政都找不到了。这一下子又得罪了全国人民。也真是惨。

除了这两项新政,王莽还颁布了“五均”、“贷赊”、“六管”。

“五均”就是物价调控政府要插手,防止商人哄抬物价。“贷赊”就是,老百姓如果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可以找政府办理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而“六管”就是,类似盐、铁、酒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和一些自然资源归政府经营。保障民众基本生活。

大家一听,这些改革不都是造福百姓的吗?咋王莽还天天被老百姓骂呢?这是因为王莽忘了一件事,当时的西汉已经从根子上就腐烂了,他的整个躯壳都是烂的,腐败的官员,强势的地主豪强,贫穷的百姓,空虚的国库,羸弱的国家。王莽试图给这样的国家换一颗好大脑,但却不能解决日益腐烂的躯壳。新政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胡适曾评价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但令人惋惜的事,他有理想,有抱负,可却唯独不考虑现实,想要拯救天下,最终也只是空想。

王莽的改革越改越乱,甚至被官员利用新政更加压榨百姓。结果百姓走投无路,只得起义造反。

王莽在位14年,非但没有缓解国家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连自己也面临着朝臣想篡位、儿孙想篡位、百姓想造反、匈奴要入侵这样四面楚歌的局面,甚至自欺欺人的想要成仙脱离苦海,最后连自己也无法拯救,在67岁时,被绿林起义军闯进皇宫,乱刃分尸而亡。

有趣的是,王莽乱刃分尸后,有人把他的首级挂在了街上,百姓们听说之后“共提击之,切食其舌”,也就是不停地击打着“王莽”的头颅,还切下他的肉分食,但是后来他只剩下白骨的头颅却不知所踪。

直到公元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人们才在其中发现了他的头骨,原来他的头颅被历代君王一直收藏着足足年。

王莽和他的新朝就这样终结了,真是可悲可叹啊。你相信王莽是穿越者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fz/10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