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百年古道,访千年古寺
游万亩森林,赏亿年苏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白居易花草千万种,
但自古以来,人们更为偏爱“梅兰竹菊”。
菊以隽秀多姿取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更是因陶渊明喜爱,让菊与“隐士”结了缘,
于清逸之中透露出几分孤隐与浩然的意味。
中国的十大名花中,菊花的品种达种以上,
色彩可算花中最丰富的一种,它千姿百态,天性高洁,花期长可傲霜,独立寒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菊的习俗,
又到菊花盛开时,
今年你的“赏菊之旅”开启了吗?
赏着菊花,吟着诗词,
如果你还没想好去哪儿?
那小编来告诉你:
第四届青秀山菊花展已开幕,就等你来赏!菊花,千百年来以其幽芳逸致,
风骨清高清雅淡泊、不做媚世之态的品质,
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不知道小伙伴是否与小编有同样的感受,
赏菊,但如果“不懂”菊,
总缺少了些许乐趣。
菊花之“美”,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菊花一直被看作高洁而又寓意深广之花。
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
在《尔雅》中记有"鞠,治蔷"。
在中国文人看来,菊花是有灵性的,
是可以彼此沟通和对话的,
所以中国文人跟自然、山水之间
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缘物寄情
中国文化的最根本之处
就是对自然的崇拜与和谐共处,
而中国人特别善于“缘物寄情”、“融情于物”,
在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中负载自己的一片真情,
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了原来的意义,
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对菊花的赏识便是如此。
(来源:南宁周边游)
古来文人好菊,首推陶渊明。
陶渊明去官归隐二十年,
以菊为伴,种菊写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千古所传咏,从此,
菊花成了中国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
(来源:南宁周边游)
菊与诗词
菊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出现,
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纵观中国历代的咏菊诗词,
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样:
有的着重描写菊花雅致的姿容、颜色;
有的则着重表现菊花独有的内在气韵;
有的直抒胸臆,诉说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有的采取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
通过菊花,
以隐曲幽微的笔触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愫。
(来源:南宁周边游)
菊与节庆
每年金秋,菊花绽放,
千姿百态,令人目不遐接。
重九为九月时令,
如同端午节与艾草、菖蒲密不可分一样,
菊与重阳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阳节又叫“菊节”、“菊花节”,
是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
邂逅,菊花展
你好,青秀山
(来源:南宁周边游)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
在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
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重阳节的主要活动除登高、饮菊酒、插茱萸外,
还洐化出了一些小的节俗活动,
如赏菊、簪菊、食菊糕等,
花样繁多,意趣无穷。
簪菊起初有辟恶的意思,
后来则纯粹是为了装饰。
(来源:南宁周边游)
菊与饮食
古人认为,
菊花“服之者长寿,
食之者通神”(晋傅玄《菊赋》),
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菊花品种繁多,但用来食用的主要是甘菊,
也称“真菊”、“家菊”和“茶菊”。
南宋史正志曾简明概括菊花的实用价值:
“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
(来源:南宁周边游)
中国食用菊花的历史十分悠久,
如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饼,
甚至幼叶可以直接炒蛋、清炒,
所以菊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许多古代诗词都有这方面的体现,
如“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新生手栽”。
你吃过什么关于菊花的美食呢?
快与小编来分享一下吧!
好啦,
关于中国的“菊文化”,小编就讲到这啦,
还有什么补充的,记得后台留言哦!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走进青秀山,踏上赏菊之旅,
“菊海”深处,我们在等你!
旅游小贴士
青秀山东门:乘坐33路、45路、D9路公交车至青秀山东门站下车;乘坐路、72路公交车至李宁体育园站下车;乘坐路公交车至青环铜鼓岭路口站下车。
青秀山西门:乘坐B10路、32路、33路、89路、94路、路公交车或地铁3号线至青秀山站从B出口出站,步行至西门2号门。
青秀山北门:乘坐B10路、32路、72路、路、路、W19路公交车到青秀山北门站,步行至北正门。
更多精彩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