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梧桐叶落,深秋已至

10月8日

寒露至

露寒烟冷蒹葭老

天高昼热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喝梨贝养脾肠。

寒露,在传统节气中排列十七,

所谓“露气寒冷,将凝结矣”,

老子有云:道法自然。

顺四时之序,懂自然规律,才能长久。

从今天开始,

昼短夜长,霜露凝结,

深秋已至。

01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古人将仲秋先至的鸿雁称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

也有解释说“宾”通“滨”,意为鸿雁每到此时,会在水边小憩。想来更符合实际。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来临,空中燕雀减少,水中蛤蜊增多,两者花纹类似,于是在古人的遐思中,一种飞物跟随着时间,竟然化为了潜物,非常美的想象。

三候菊有黄华。

诸草木都因阳气而开花,而菊花却开在阴气渐生的深秋。

九月寒露至,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去赏花一定多穿几件衣服,不要着凉哦。

02

寒露·风物

小枫偷酒掩醉容,寒露应当赏枫

采菊制酒久服之令人不老

寒露芝麻酥秋冬养阴宜食芝麻

蝉噤荷残别是深秋风韵

花糕香甜寓意步步高升

寒露清冷宜行兴闹之事如斗蟋蟀

秋梨清甜养心养脾

03

寒露·读诗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上

唐·白居易

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早发

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相和歌辞·婕妤怨

唐·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与值秋风。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送十五舅

唐·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

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

草根寒露悲鸣虫。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别妻

唐·陈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败荷鹡鸰图

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

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

骨肉而今冷眼看。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秋叶飘落,芙蓉冷香,

秋榴甜满,菊花寒露浓。

芰荷为衣,秋水渐老,

朝饮花露,夜卧风凉。

然而总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疏朗,“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的解脱。

四时节气,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叶儿黄了又绿,雁儿去了又回: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而此节气宜焚香、品茶、读书,

宜看清霜流云,若有所思。

正是满地落叶无人扫,秋阴不浓你不来。

寒露已至。

婷婷姐姐

传统文化领军者

“婷婷唱古文”和《婷婷诗教》创始人

孩子们喜爱的古文老师

点亮深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yz/6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