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扎达尔的遗憾

308仪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92208.html

在我到过的所有克罗地亚城市中,最遗憾的应该属扎达尔了,雨中游览十分仓促,当我告别这座城市时,留在记忆中的只有三样东西:宽厚的老城墙、飞狮标志的城门和海边的管风琴台阶。

在我今年重返克罗地亚之前,查看资料,惊讶发现上次旅行错过的扎达尔被列为克罗地亚旅游第一大热门城市,在斯普利特和杜布罗夫尼克之上。这一地区本来就是克罗地亚的文化发源地,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西部的历史名城,是北达尔马提亚地区的行政中心,也是克罗地亚的第五大城市。

年,意大利和克罗地亚、黑山共同申报的“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其中就包括扎达尔老城墙。小雨中,我走上城墙,不,应该说是开车上城墙。环球旅行中到过的历史古迹不少,这规模的老城墙,而且仍然在使用的实属少见。

年,当时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扎达尔将建于16世纪的防御城墙改造成多级人行道,使得城市在朝海和朝陆地方向都有了广阔的视野。老城墙上面不仅可以走车,还有不少建筑物。虽然后期修缮过,这厚重的石块砌成的牢固墙体在当时也绝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扎达尔的地理位置独特,老城三面临海,处于一个只有数百米长的狭长半岛之上。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九世纪,到了公元前二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初具规模,在凯撒和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城市防御系统得到进一步加强完善,陆续修建起带有塔楼的城墙和城门。中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城市面朝陆地的一边又修建了一系列新的防御城墙,新建了不少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城市的护城河也修建完毕,扎达尔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来到半岛的入口处,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雄伟城门—PortGate(Luckavrata)矗立在海边,那是年威尼斯统治时期的遗迹。这座大理石砌起的精美城门屹立在此近五百年了,城门的碑文上,记载了年的勒班陀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神圣同盟舰队”击败了奥斯曼海军,从此领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城门上雄健的飞狮格外引人瞩目,它是公认的威尼斯的象征,出现在威尼斯共和国所有的官方公文上,在舰队每一艘船升起的旗幡上,还有硬币上,工匠们将它雕刻在共和国领土的所有城墙和城门上,直到年威尼斯共和国沦陷。飞狮前爪抓着福音书,扎达尔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完好的城门延续到今天,令人感叹!

作为伊利里亚各部落几百年的中心和达尔马提亚地区千余年的都城,自然积淀了丰硕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老城保存完好的众多宗教遗产便是见证,拥有亚得里亚海东岸最大的古罗马广场和古老的圣斯托希亚教堂和圣克尔舍万教堂等罗马风格教堂,以及克罗地亚最早的王城-尼恩城,城中建有世界最小圣十字架教堂,其长度仅为36步。建于公元9世纪的圣多纳特教堂(ChurchofSt.Donat)是中世纪早期克罗地亚最伟大的建筑,更被视为扎达尔城的象征。

雨时断时续,我们从老城走到海边。坐在海边的大理石台阶,身下发出如教堂管风琴般浑厚的回响,这便是本地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NikolaBasic)的杰作—海风琴,采用风琴的原理,白色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利用海水的冲击,在风琴管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果然有创意。尼古拉?巴希奇也因此获得“EuropeanPrizeforUrbanPublicSpace”年度大奖。

雨停了,游人逐渐聚集过来,伴随着迎面吹拂的海风,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风琴声,感谢大自然的完美演出,虽然这次重返非常不尽兴!

阿兹猫Cecili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tz/8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