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病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9月7日17时53分,白露至,进入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
白露,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阴气增长。天气逐渐转凉,犹如金属,凝重收敛,晚上的水汽会凝结为露珠,着落于清晨草木之上。清晨时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出现露珠,在晨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南来北往,周而复始。
古人认为玄鸟是神鸟,玄鸟归来,好运来临。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过冬,如藏珍馔。
白露民俗
1、自古有喝白露茶、白露酒的习俗。
以获取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
2、吃鳗鱼。
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用鲜鳗鱼熬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功效。
3、推燕车。
在山东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4、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5、收露水。
《本草纲目》用盘收取秋露,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
6、吃番薯。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7、十样白。
温州等地有于此日采集“十样白”,即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
8、祭禹王。
太湖人要在这天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9、白露养生,儿童宜"三分饥与寒"。
(1)饮食方面:"三分饥饿"是说家长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有些家长觉得入秋了,就填鸭式地灌给孩子大量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孩子吃得过多,在这个季节就容易引起腹泻。家长应当要粗细搭配,均衡营养膳食。入秋之后,肠炎、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增多,孩子的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地吃一些水分比较多的食物,例如麦冬、菊花水、冰糖蒸梨、白萝卜和荸荠。
(2)生活护理方面:"三分寒"是指早晚要让孩子多穿一点,但中午活动量大的时候要把衣服减下来,不要捂得太多使孩子出汗,以免引发感冒。
白露诗词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新秋》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圃》
宋·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白露谚语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寓意: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寓意:白露时节,进入秋季,气温开始下降,晚上刮起秋风,人们感觉到一夜要比一夜凉。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寓意:白露时节,清晨起来,若发现花草树木上铺满了露珠,那么这一天肯定是个大晴天。
作品展示
白露时节,云淡风轻、秋高气爽,正是秋游赏景好时节。清晨,叶片上玲珑剔透的露珠儿;秋阳下,清风衬着晚霞,时光在眼底慢慢荡漾开来;静夜,远空繁星点点,窗下草虫交鸣,悠远迷离……
沐着明媚的秋阳,听秋风飒飒,看秋叶飘零,秋的静美抚平了心之浮躁,也将那些蕴着馨香的过往,安放在内心深处,悉心珍藏!
秋意渐浓,天气渐凉,记得早晚添衣,注意保暖!愿岁月静好,一切安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