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气候比现在中国凉快多了

今年特别热,貌似全球都很热。我不是气象学家,不知道这种热是不是正常的。但从地球的历史来看,气候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四五千年前,河南中原一带还有大象等动物呢,那时候的中国比现在热。90版《封神榜》服装穿的那么凉快,浓浓的爱琴海风情,或许就是历史事实。哈尔滨七月可结冰不要说四五千年前,就是多年前跟现在的气候也有变化。如《清稗类钞》中记载,哈尔滨在宣统朝之前“四时皆寒”,最热的农历六月也只有十多天会感觉些许炎热,到了农历七月就开始渐渐转凉,甚至河水有结冰的现象。这一切在宣统朝后(也就是民国初年)则发生了改变——“渐暖”,夏季炎热时间变长,七月河水就结冰的现象慢慢不复存在。现在的黑龙江是中国夏季最凉爽的省份。拿哈尔滨来说,夏季平均气温有20摄氏度左右,最热的6、7、8三个月最低日气温也有15℃~18℃。总的来说,与多年前相比“渐暖”的态势十分明显。上海风雪成灾难又如上海,居海滨,气候应该是比较温和的。然而在咸丰年间却下过连续三天的大雪,有的地方积雪达到1.5米左右!河道都结冰了,道路也被大雪覆盖,大多数人不得不待在家里,街上行人罕至。很多人家的房屋被大雪压垮,造成重大损失,酿成了雪灾!有数十万人成了灾民,无家可归……年上海大雪。拍摄地点现今延安东路清朝光绪年间还下过连续六天的大雪,这次下雪比咸丰年那次大雪的持续时间更长,但降雪量没有那么大,所以并没有造成严重灾害。进入20世纪上海冬季降雪依然不是什么稀罕事,从民国到新中国,都多有记载上海下雪的情况。年,雪后的法租界外滩。年静安寺路(南京西路)雪景到了21世纪后,上海的雪变得异常“吝啬”。年下过一回,年初又下过一回,这让多年不曾看到过雪的上海市民异常兴奋。而我们却要明白一个事实,上海下雪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降雪量更是完全无法与多年的清朝时代相提并论。有人说这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也有人说是城市热岛效应,越大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不再有下大雪的可能。究竟其原因,莫衷一是。成都滥九皇穿棉衣我对生活多年的成都则更有发言权。从古至今成都都是常常下夜雨,晚上下雨白天即晴,被称为“漏天”,这种现象到今天亦如此,没有变过。气温则变化较大了,不像清朝人所说的“寒热适度”。清朝时的成都,农历五月还不会感觉炎热,最热的三伏天气温也不会高过37摄氏度。农历九月初则多阴雨,俗称滥九皇,此时已经可以穿棉衣了。年成都现在呢,完全不可想象了——农历五月已经很热了,最热的三伏天简直热的透不过气,就像蒸笼一样笼罩着整个成都平原,气温破37摄氏度根本不是稀罕事。农历九月即可穿棉衣?穿T恤还汗流浃背呢!我的切身感受是,成都夏天闷热,冬天透骨的阴冷,早已不是清朝的“寒热适度”了。很难想象这多年来,四川盆地到底经历了什么。广州暴雪酿火灾这多年来,珠三角的广州气候变化亦很大,同样令人琢磨不透。地理书上说广州地处亚热带,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冬期短。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那么,清朝时的广州是这样吗?不是的。清朝时的广州属于温带地区,腊月间还可穿单衣,如果吹一股北风,气温则骤凉。夏季六月间汗流浃背,如果连降大雨几日,珠江水涨,气温则又骤凉。更夸张的是元旦节时期,早上还有人穿着毛皮大衣,到了中午竟然就有人扇扇子。晚清广州难怪清朝人有一句诗“昨宵炎热汗沾巾,今日风寒手欲皴”,一句话概括便是——广州温差变化太大,令人防不胜防!据一些广州地方志的史料记载,光绪十八年(年)冬天,广州地区遭遇过暴雪天气,数日连降大雪,冻死了一片片木棉树,房檐上的冰条结的如小孩手臂初。这种情况在如今之广州简直难以想象。事实上,近现代的广州下雪并不是什么异闻。年腊月三十入夜,“有雪如鱼眼降下,瓦背沥沥有声”……除夕这天便发现有孤寡老人、流浪者、苦力冻死的现象。因大雪天气,市场上的菜蔬、鱼肉纷纷坐地起价,比之前涨了数倍。又因大雪天气,酒楼茶室等也变得门可罗雀,客人甚少,连广州的青楼都变得“饮客亦稀”。当时报纸还调侃道“连狗都不出门”。清末民初广州城暴雪天气甚至还导致了广州城的几场大火。暴雪与大火,这中间有必然联系吗?有的,因为暴雪气温骤降,许多广州老百姓在家里点上火盆取暖。有一家药铺在店里生火盆,结果引起了火灾,药铺全部烧毁。好在店老板果断跳楼,才得以生还。那时是木质结构房屋,火势很快又牵连到隔壁邻居,一家养牛场20多头牛悉数被烧死,面对20多头烤牛肉,牛老板欲哭无泪。云南瘴气要人命这多年来,或许是因为工业化,或许是因为城市化,也或许是因为人口增多等等……总之,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好像是在一天天变得温暖,严寒天气、冰冻、暴雪大概以后将很难再看到。事实上,除了气候的变化,有一些自然现象也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比如云南的瘴气。在晚清时期云南瘴气还被视为洪水猛兽,那可是要人命的。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分为两种,一种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被称为“瘴母”的就是有形瘴气,它呈现烟团状飘在空中,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突然从半空中落下来,烟团散开,香气逼人。但不要被它的神奇烟团和诱人香气所迷惑,这玩意一旦入侵人的身体,分分钟要命的。无形的瘴气杀伤力要小一些。它一般是看不见的,在阳光照射下方才可见。如果吸人这种无形瘴气,立刻饮上几杯酒,即可抵抗。晚清时期云南的腾冲、普洱、西双版纳、保山等地都还有十分厉害的瘴气。入夏以后,在没有本地人的陪同下,外地人一般不敢贸然前往,因为不熟悉地理环境,一不小心就会走入瘴气地带。在历史上最有名的瘴气事件要算诸葛亮征孟获。后来诸葛亮的军队在口中含住一种植物的叶子,即安全渡过瘴气——这显然是太夸张了,还不知道有什么叶子那么厉害呢!上世纪60年代云南一些地方还有瘴气存在,“红红绿绿的瘴气能持续一个多小时,人一碰到就会得病,有毒的,闻到就会打摆子。”但是现在瘴气在云南地区却几乎绝迹。有人认为是随着人口增加,山区尤其是瘴气区开发速度加快,云南生态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瘴气也就逐渐消失了。而与云南相邻的缅甸原始丛林中还有瘴气的存在。也就是说气候湿热、生态原始的地区是瘴气存在的必备要素。从云南瘴气消失中我们可以看出云南这些年来对大自然的开发力度——真正原始的地区已经越来越少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mc/11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