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杨氏失踪之谜

这奇案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这天晌午,湖北麻城县衙门口,拉拉扯扯来了两个青年男子,双双击鼓鸣冤。知县汤应求,得到差役的禀报,当即升堂审理。

两个鸣冤人原是郎舅。姐夫姓涂名如松,舅子姓杨名五荣。涂如松说,他的新婚才三日的妻子杨月丽,因与他和他的母亲发生口角,赌气回了娘家,至今未还。

杨五荣说,姐姐并未还家,听涂家邻人赵当儿说,姐姐给涂如松暗害了。两人都要求知县老爷明断。

汤应求听完两人的诉述,一时难以决断,便命令传讯赵当儿。不一会,赵当儿来到堂前,说道:“小的是涂家邻居,曾见涂如松虐待妻子杨氏。

前日深夜,小的起来小解,听隔墙传来女子的呼救声,那声音很像杨月丽。故而小人怀疑涂如松杀害了他的妻子。”汤应求听了,仍半信半疑,传令把涂、杨两人带下候审。

汤应求回到书房,再三思考,也理不出案子的头绪,便把当班头儿李献宗请来商议。

李献宗五十开外,忤作出身,因其善察案情,又懂文墨,汤应求视为智囊。李献宗听了案情后,当即说:“说五荣藏了姐姐来鸣冤,情理欠通;说涂如松杀妻告状,也无证据。要知真伪,大人理应去涂家察访一番。”

第二天,汤应求便带了李献宗和两个差役,来到涂如松家。

涂的母亲听说县老爷前来,赶紧跪下迎接,不待汤应求发问,便数落起媳妇的不是来。她一说媳妇既馋又懶;二说媳妇风骚不贞;三责怪自己为.儿子娶了个不贤惠的女子,愧对子孙。

汤应求听涂母唠唠叨叨说了半天,仍如入迷雾阵中,便回头看看李献宗。李献宗问道:“你说你媳不贞,有何证据?”

涂母答道:“月丽嫁我儿子如松之前,原是王祖儿的童养媳。王祖儿儿子是个白痴,这公公乃好色之徒,与月丽有了苟且之事。后来月丽又与王祖儿的侄子冯大郎发生奸情。”

李献宗问道:“这些事你如何得知?又有何人作证?”

涂母叹口气,说:“这些都是月丽与我儿如松新婚之夜的枕上之言。婚后第二天晚上,如松即向我哭诉了。”

李献宗听完,也默默无语。他们在涂家四周又察访一会,就返回衙门去了。

当夜,汤应求把李献宗叫到书房分析案情。李献忠沉吟片刻,说:“涂妻杨月丽为人风骚,我也略有所闻;但刚才涂母之言,皆夫妇枕上之言,不可全信。况且冯大郎早就外出他乡,王祖儿又已病故,此案还须细查。”汤应求发急说:“依你之见,如何查个水落石出?”

李献宗慢悠悠地说:“容我细想三日,再回禀大人。”

不料到了第二天午后,李献忠却主动来找汤应求,说是此案有了一点眉目。

原来,李献宗一早去赵当儿家查访。赵当儿的母亲向他诉说赵当儿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杨月丽失踪那天晚上,他在外赌了个通宵,哪有什么深夜小解听杨氏喊救命之事。这说明赵当儿作的是伪证。

李献宗从赵当儿家出来,脑子里一直在翻腾着赵当儿为什么要作伪证。就在回衙途中,本地生员杨同范,向他报告了一件事,说今天早晨,他在浅河滩发现一具尸体。

李献宗立即带人去验尸。一看那尸体的衣服是杨月丽的,但尸体腐烂得面目难分。而且从骨胳来看,是一男子。这更引起李献忠的怀疑,他暗暗在想,杨氏失踪才三天,其尸岂能腐烂到如此程度?内中必有隐情。

汤应求听后,仍感到越来越迷糊了,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李献宗却蹙眉说道:“杨同范这一报案,倒使我有了一点新的想法。”汤应求深知李献宗是个不查明真相不妄言说破的人,故而也不追问,只是再三叮嘱李献宗早日破案。

这样又过了半个月,这个奇怪的失踪案仍是一个谜。哪晓得谜还没解开,却惊动了总督大人迈柱。这位总督竞委任他的门生广济县令高仁杰前来复查破案。

年轻气盛的高仁杰是麻城人,他到任三天,就宣布杨同范所说的那具尸体是杨氏无疑,并且,上报总督说汤应求和李献宗包庇案犯涂如松。总督一听,立即命高仁杰严加审问。

高仁杰立即升堂,传涂如松上堂。高仁杰大声呵斥道:“大胆刁民,谋杀妻子,还要抵赖,看来不用大刑,你是不肯招供!”当下命差役先打了涂如松五十大板,打得如松皮开肉绽,只是大喊冤枉。

高仁杰咬咬牙,又令差役用烧红的铁丝去烫他的胸口,烫得涂如松浑身冒烟,昏死多次,在惨叫中承认自己杀了杨氏。

高仁杰取了口供,得意非凡,又借此参了一本,把汤应求和李献宗问罪下狱。他连夜将此案写成案卷,准备禀报上去,以此表功。不料,他的表功本刚写好,麻城县一个姓黄的乡绅跑来报案,说那浅河滩上的尸体,是他的僮儿。这僮儿是与人赌酒,失足淹死的。

高仁杰闻报,大吃一惊。他怕宣扬出去,于己不利,就又把涂如松提上堂来,施用酷刑過他说出杨氏尸体埋在何处。涂如松经几次酷刑折磨,早已神经失常,一听用刑,吓得信口胡说。

高仁杰就命差役按涂如松乱指的地方挖尸,一连掘了十几处,踪影全无。这下却恼了几个差役,因此在用刑时更下狠力,把个涂如松打得死去活来。

涂如松的母亲听到儿子受此酷刑,心都碎了。她便不顾一切地来到衙门,说她知道杨氏尸体埋藏之处。

高仁杰立即命差役跟涂母去挖掘,果然挖得一具女尸,虽面目腐烂,但衣裙都是杨月丽生前所穿,这样,这个案子算了结了。于是高仁杰判涂如松死刑,汤应求革职充军,李献宗重打五十大板,赶出衙门。

高仁杰因办此案,决断有功,得到了总督的嘉奖。可是,麻城县父老百姓,却为涂如松遭此冤屈,愤愤不平!

且说李献宗被打得皮开肉绽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沈氏心疼地抚摩着他身上的伤痕,埋怨说:“你是个小吏,办案何必这般认真。现在好处没得到,差点丢了老命。”李献宗摇摇头说:“我觉得此案破得蹊跷。

涂如松并非硬汉,他既招供,却又供出杨尸之处都是假的;而涂母倒说出真的。”沈氏听了沉默不语,后来他见李献宗仍在苦苦思索,便压低声音说出了涂母因不忍心儿子受此酷刑,便和沈氏从城西一孤坟处扒出一具女尸,给她穿上杨氏生前衣服,才了结此案。

李献宗听了,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你们做的好事!”沈氏说:“这也是涂母再三苦求于我,我也想让你早日出狱,才不得已而为之。”她见李献宗想去翻案,便说,“你要翻案,官府若问起杨氏的尸体,你仍不知,岂不又要坐牢!那个涂如松岂不因此会被活活打死?”李献宗听了,顿时陷入沉思。

第二天早晨,沈氏烧了早膳送到房里一看,巳经不见了丈夫的影儿。李献宗哪儿去了?他到赵当儿家去了。赵母开门见李献宗满身伤痕,衣衫不整,便十分愧疚地把他让进屋里,连说得罪。

李献宗开口就问赵当儿哪去了。赵母叹口气说:“唉!这逆子跟着杨生员去玩赌已几日未归。”李献宗叹口气说:“这世道昏乱,不学好的后生也多,但自己赌钱也罢了,只要不去害人。

你也不必忧心。”谁知这一劝,倒劝得赵母热泪夺眶而出。李献宗见赵母流泪,便笑笑说:“你莫难过,让我说段故事给你听。”李献宗清清嗓子,便讲了一段明末大臣洪承畴降清后去接母亲荣归的故事。

李献宗说.“洪母说洪承畴变节降清,如同禽兽,即使做了高官,也是遗臭万年,自己宁可孤单一人,也不愿和儿子一起生活。”李献宗讲完这个故事,长叹-一声,说,“洪母虽是一妇人,却深明大义,不肯与儿子合流同污,真是天下贤母啊!”

赵当儿母亲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她突然双膝跪在李献宗面前,说:“赵当儿有罪,我也有罪。”李献宗赶紧把她扶起,忙问原因。赵母这才说出,赵当儿诬告涂如松杀妻,原受杨同范指使,并因此得了五十两银子。

李献宗又问:“杨氏可在杨同范家里?”赵母沉默了一会,说:“我听当儿说,杨生员因见杨氏美貌,便把她藏在家里夹墙里,然后唆使杨五荣去衙门告状。”李献宗听了大喜过望,他当即向赵母拜了三拜,告辞回到家里,把赵母讲的事儿告诉了沈氏,说:“我明儿就要去衙门告状。”

沈氏一听,连连摆手,说:“你们说杨同范藏了杨氏,倘若官府去查,杨同范得知风声,暗中把杨氏转移,或把杨氏害了,这案子岂不仍是个悬案!”

这句话提醒了李献宗,他想到明天就是圣旨到达的日子,如果不把杨氏找到,涂如松不就成了刀下冤鬼?这一晚,他急得连连搓手,一夜未睡。到了第二日,李献宗辞别了妻子,赶到县衙门前。

过了一个时辰,只见新来传达圣旨的巡抚吴应蔡的轿子远远而来,李献宗不顾一切冲到轿前,拦轿鸣冤。吴应荼见有人竟敢拦轿喊冤,命差役将李献宗拉下痛打一顿。

李献宗被打后,仍跪在地上喊冤。吴应菜只得说:“有何冤枉,何故不去衙门告状?”李献宗不慌不忙说:“此案关系到大人的声誉,故小人只得斗胆拦轿喊冤。”

吴应蔡楞了一楞,便命他从头讲来。李献宗说:“这里不是讲话之处,容小人随大人回府再详细禀告告。”吴应蔡看李献宗神情,不象歹徒,便传令带他回府。

李献宗跟随吴应蔡到了府中,把涂如松的冤案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然后正色说道:“大人今日来麻城宣读圣旨,如把涂如松屈斩了,麻城百姓岂不说大人糊涂!”吴应菜说:“果然如此,本大人今日命人去杨同范家搜拿杨氏。”

李献宗忙摇手说:“使不得,使不得,杨同范是麻城一霸,表面恭顺,内心险恶,他若听到风声,对杨氏下了毒手,这不又多死了一条人命!“依你之见呢?”李献宗压低声音,说出了一条妙计。

当天下午,杨同范正在屋中与杨月丽调笑,忽听僮儿来报,有一个年轻女子要见他。杨同范一听是年轻女子,即刻撤下杨氏,出来一看,那女子生得月貌花容,姿色在月丽之上。

他立即笑嘻嘻地问道:“小娘子何事见教?”那女子还未开口,就先流眼泪说:“有人逼小女子为娼,我岂肯受辱青楼。听说杨老爷是麻城的大好人,故而冒昧来投,万乞收纳。”杨同范心中暗喜,用目光把那女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故意叹口气,说:“我有心收留了你,又怕遭来祸事;我若不收留你,又于心不忍。

罢,罢,罢,暂且在我家住下。”那女好听了,便朝杨同范跪下,杨同范趁着扶那女子,用手在那女又白又嫩的手上捏了一把。正在这时,忽听僮儿又来报禀,说外面来了几个追查一个女子的差役。

杨同范一时倒有点着慌,那女子更是连声恳求,杨同范就命僮儿把她带到杨氏房中,自己迎出门去。

那几个麻城县的差役见了杨同范,就说他们是来捉拿一个妓女的。杨同范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这里的生员,岂会私藏一个青楼女子?我与你们老爷相熟,我如见了一定会送到县衙的。”

那几个差役听了,还在东看西瞧不肯就走。杨同范以为他们想敲竹杠,便命僮儿包了两包白银请他们收下。正在这时,那个女子却突然跑了出来,对几个差役喊道:在西房里呢!”几个差役一听径直进入西房,不一会,把失踪了半年多的杨氏带了出来。

杨同范见差役把杨氏带了出来,一时慌了手脚,连声问道:“你们不是要抓青楼女子么?”为首的一个差役笑笑说“杨生员,你也该和我们走一遭了!”说完,便用锁链把杨同范铐上,一起带走。

差役把杨同范和杨氏带到麻城县衙门。吴应蔡立即升堂审问。杨同范和杨氏先不肯招供,待差役把涂如松带上堂来,杨氏见丈夫被折磨得像个疯人一般,这才泪如泉涌,招出自己从涂家出来,半路上遇到大雨,便去杨家躲雨,被杨同范骗到内房,发生了奸情。

后来杨同范又骗她说涂如松已投奔他乡。她万万没有想到会由此竟差点害了几条人命。

吴应蔡当堂审定,将杨同范革去生员问斩。赵当儿诬告,充军。杨五荣、杨月丽各打二十大板。杨月丽由涂如松领回。汤应求官复原职。吴应蔡又对李献宗嘉奖一番,想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不料李献宗淡淡一笑,说:“献宗无德无才,还是留在麻城为吏。”

过了三天,涂母带了涂如松来谢李献宗。李献宗却连连摇头,说:“不必谢我,只有一件事,请你们照我说的去做,可保日后太平。”涂家母子忙问何事。李献宗说:“如松老实厚道,杨氏轻浮风骚,日后夫妇度日,还会生事,你们不如放她自去。”涂家母子连声称谢,点头辞去。

汤应求感激地对李献宗说:“此事幸亏你的大力,才使吴大人能断得公正。”李献宗反而长叹一声,说:“此案虽说了结,可高仁杰受賄于杨同范,酷刑逼供,却扬长而去。

总督迈柱偏听偏信,岂无罪责?杨同范等人虽然伏法,只是惩下不惩上,百姓岂能拍手称快!”汤应求为人胆小怕事,听李献宗话中有话,不禁暗暗担心他日后生事。过了几日,送给李献宗一笔白银,婉言把他辞退了。

李献宗收下银两,也不称谢,叫人把这银子送给了赵当儿的母亲。自己不辞而别,奔走他乡。从此,无人知晓他的去处。可是,在麻城县百姓的心目中,却永远留下了李献宗这个侠义肝肠的形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mc/11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