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学期军旅诗人曾凡刚母

首都文学—纯文学的聚集地

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主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温雄珍

★曾凡刚,男,作家、诗人,贵州省贵阳市人。昆明陆军学院本科毕业。当过学员,部队政治处宣传干事,组织股长、营政治教导员、《解放军报》、沈阳军区《前进报》特约记者,云南《文山日报》社记者、办公室主任。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地州级报刊及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及评论言论千余篇。四十余次获奖,其中全国性一等奖4篇。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云南文山日报社。母亲?童年?乡情曾凡刚(云南文山)

一、怀念母亲

(1)

母亲吕姓名绍群,花季年华入曾门。

恭俭贤良孝父老,含辛茹苦育后人。

起早探黑劳作苦,披星戴月躬耕耘。

三十而立夫离去,寡欲守候五十春。

(2)

穷乡僻壤一小丫,十八年华嫁曾家。

随夫逃荒离故土,伴郎讨饭寒路爬。

五个孩子独自带,四季轮回浪天涯。

贤妻好媳人敬爱,良母养育子难答。

(3)

几忆萱亲泪满眶,一壶浊酒浇愁肠。

困难时期儿无孝,幸福日子娘天堂。

怎奈苍生不开眼,噩耗传来永悲怆。

如今只有坟茔在,唯把哀哉祭丘荒。

(4)

提笔情深缅怀殇,落墨意重悼念娘。

眉上沧桑千般苦,胸中慈爱百日忙。

兵荒马乱逃生计,饥寒交迫雪加霜。

遗恨此身难以报,空留余叹欲断肠。

(5)

无私无畏爱子娘,有情有意泪倾肠。

厨间灶上伴滋味,寒窗灯下陪学忙。

抱病持家操琐事,伤痛全为孝高堂。

半世勤劳时光老,一生俭朴丝染霜。

(6)

他乡游子想亲娘,异地离人思愁肠。

采药寻方依橘井,栽苗除草累田桑。

油盐菜米装心底,雪雨风霜独肩扛。

苍颜白首红尘短,步履蹒跚岁月长。

(7)

母亲持家操碎心,衣食住行累躬身。

依依稀稀油灯下,隐隐约约纳鞋针。

入睡常常寒晨后,起床时时冷五更。

日望慈颜难相见,夜梦母影醒无人。

(8)

缝缝补补旧衣裳,洗洗刷刷又新装。

怎忘孩提初学步,犹知弱冠进书堂。

叮咛句句心房暖,呼唤声声梦境香。

开心快乐儿享受,苦辣酸咸娘独尝。

(9)

阴世阳尘数春秋,天堂凡间多离愁。

三更灯下仍无怨,五鼓厨前频添忧。

床前叮咛声似起,垅上瘦影何时休。

早出晚归黄昏后,朝辛暮苦伴月钩。

(10)

日思夜梦泪欲流,蹒跚瘦影眼前浮。

缺衣继守桑麻事,少食甘愿为田畴。

老小盘中多肉菜,自己碗里少盐油。

教子殷殷遵古训,思儿切切灯下愁。

二、过往童年

(1)

童年无忌五味尝,三分调皮七分狂。

方才树上掏麻雀,转瞬河中追鸳鸯。

牛背马驼回家路,山前坡后打柴忙。

弹指人生今何在,挥间岁月苦短长。

(2)

青梅竹马张二丫,两小无猜寒门爬。

桃腮羞羞秋波送,羊角弯弯小辫扎,

月下偷偷猫猫躲,花前悄悄手手拉。

垒灶泥窝煨豆豆,铺床草垛过家家。

(3)

花脸泥衣光腚娃,爬墙钻洞闹邻家。

昨日林中窥稚鸟,今天田里捉青蛙。

笑学傻狗追客咬,戏做毛贼被人抓。

曾和小翠偷黄杏,又与大梅窃西瓜。

(4)

回首童年叹岁华,趣事无端惹事娃。

村头蹑足偷桃李,寨尾潜身窃菜瓜。

柳岸高树掏鸟蛋,河畔深水把鱼抓。

弄得爸爸气切切,闹腾妈妈连连骂。

(5)

儿时打仗铭记中,排兵把守严阵容。

柳枝编帽竹为剑,木枪嘴喊炮声隆。

得令杀敌威风震,冲锋陷阵假光荣。

昔时妙趣今犹在,笑谈当年乐无穷。

(6)

童年村落依山间,栖身陋室傍水前。

房头淙淙叮咚响,屋尾茵茵氧吧天。

粗茶淡饭三餐饱,寒衣冷被一夜眠。

上坡横跨追烈马,下地纵抽赶牛鞭。

(7)

少小趣事回味长,古槐树下拜新房。

瓷片当碗杯盘洗,泥土作米饭菜香。

玩童成群戏禧笑,孩提结对假拜堂。

野草闲花头上带,五龄新娘六岁郎。

(8)

年少不知苦愁家,天真无邪快乐娃。

四五成群摘山果,二三结伴采野花。

哥哥带我捉黄鳝,我领妹妹泥鳅抓。

最烦上课书淡味,愿与爹娘学种瓜。

(9)

屋后坡头采山花,房前老树驱乌鸦。

令猫翻滚逗小狗,指鹅溜拍撵旱鸭。

毛桃酸枣尝甘味,野李苦莲涩嘴巴。

多少天真埋岁月,几番无耶藏年华。

(10)

髫龄艰辛泪满眶,少岁劳作学耕桑。

清晨稀粥难糊口,晌午糠饭盐水汤。

春夏秋冬补丁服,四季轮回住土房。

朝随草露担风雨,暮伴余晖挡风霜。

三、乡情永远

(1)

要问乡情有多长,十里八屯任尔量。

满目青山观花鸟,放眼绿地见牛羊。

房前枯榕空悲泪,屋后残槐独哀伤。

几处炊烟火煮饭,一家炖肉满村香。

(2)

千言满腹怎书详,万语情深念故乡。

翻山转头亲人远,越岭回首归路长。

娘送儿行滴滴泪,爹盼子回点点藏。

青岁离愁今不在,暮龄别绪昔日怆。

(3)

砂锅土碗饭菜装,米酒糍粑甘味长。

一张方桌八人坐,两眼灶台三锅桩。

镰刀铁锄拓荒地,犁头耙子耕农桑。

水车石磨哀日月,蓑衣斗笠叹时光。

(4)

遥忆那盏煤油灯,追记青葱苦历程。

苦乐年华成往事,呕心沥血刻铭心。

微光照明艰辛路。剪烛送学出寒门。

人生匆匆半怀梦,岁月漫漫一世情。

(5)

风斗央谷粒粒净,木榨菜油滴滴清。

臼舂糍粑打牙祭,磨推豆腐迎客人。

寒夜黑灯围堂火,暖宵月明串家门。

土壶斟酒邀朋醉,划拳举杯论输赢。

(6)

击鼓传花最难忘,声声落定绕歌堂。

张三过关住前坐,李四斩将接力忙。

王五无词学猫叫,赵六没曲仿狗汪。

如今旧地景不在,常含泪眼写故乡。

(7)

难忘当年放牧娃,山坡燃烤玉米花。

灰埋多少苞谷子,木棍几番火里扒。

半黄半黑脆香味,一人一把入嘴巴。

忽听爹娘大声唤,吆喝牛马快回家。

(8)

东边菜地蜂绕花,西面篱园蝶影斜。

老屋传奇百年语,古桥神秘千载话。

大块吃肉忆流年,海碗喝酒醉当下。

门径常开八月桂,轮回清香四季茶。

(9)

土灶柴禾架铁锅,风箱鼓气添旺火。

古井清泉煮瓜豆,麻辣蘸水香味多。

昨日才品连渣闹,今天又尝荞面砣。

日求三養常知足,夜图一宿梦里歌。

(10)

山路弯弯骆马吆,田园悠悠鸭客叫。

院内鸡群立立跑,池塘青蛙缓缓跳。

高粱醉酒攀红梦,稻谷浪波卷金涛。

老牛归耕漫步舞,银锄起落竟风骚。

声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因本刊发文具有连续性,若非违法违规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删除任何一期发文,其它公众平台因需要要求删文,经作者同意后需向本平台支付元断号费、编辑费、“原创首发”转让费;作者个人要求删除已经发布的作品,需向本平台支付元断号费、编辑费、违约费。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本期采用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7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