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在明末的势力究竟有多大密谋栽赃陷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极受宠爱,人称“九千九百岁”。以他为首的阉党,排除异己,专擅国政,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贤

魏忠贤早在万历年间就被选入宫,那时和大太监魏朝相交甚好,而后他通过魏朝结识了皇长孙的乳母客氏。客氏喜爱魏忠贤的为人,两人相交甚密。熹宗朱由校登基后,封自己的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跟随客氏,自然获得了很多接触皇帝的机会。客氏奸险狡诈,而魏忠贤虽不识字,但有着非常好的记忆力,二人相辅相成,常在皇帝跟前搬弄是非,借以铲除异己;他们还在司礼监培养了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等羽翼,在宫中逐步培养起势力,宫中无人敢忤逆他们。

绣春刀里的魏忠贤

魏忠贤在宫内引导朱由校玩乐,使他逐渐的丧失自己的意志;在朝廷引荐自己外甥、侄子等担任要职,并铲除反对他的异己,朝廷内外独掌大权,作威作福。此时的明朝,已处在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关头,魏忠贤不仅祸乱宫廷,在面对抵御外敌的大事之上,他也不时的插上一手,以至于后金势力逐渐庞大,蚕食已近消亡的大明王朝。直至崇祯二年,魏忠贤及其党羽才被尽数逐出。其中,被后世称作“辽东三杰”的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和魏忠贤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明熹宗

明末抗击后金入侵过程中,“辽东三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可悲的。

一、熊廷弼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破辽阳,熊廷弼再次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同时,王化贞被任命为巡抚,而王化贞不习军事,轻视敌人,主张“以六万大军踏平敌人并一举歼之”,最终导致的了广宁惨败。可怜的是,一直在其中规劝王化贞的熊廷弼,也一并被治罪。

熊廷弼

牢狱中的熊廷弼,拜托汪文言贿赂内廷延缓期刑,答应给与内廷四万两黄金,而事后却没有给与,这使当时的魏忠贤大为恼怒,当他意识到熊廷弼可能是东林党人,便发誓要尽快除掉他。天启五年,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入狱,魏忠贤污蔑熊廷弼曾贿赂他们,此外他的党羽门克新、郭兴治也在其中添油加醋。天启五年八月,熹宗下旨将熊廷弼斩首,并将其首级在北方九处军镇转辗示众。

熊廷弼雕塑

二、孙承宗

孙承宗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在明军与后金交战屡战屡败、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建关宁锦防线,统领十一万军队,培养了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官武将。在他任上,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

孙承宗

孙承宗做阵辽东的四年,正是魏忠贤扩张势力的时候,他见到孙承宗的功劳很高,便有意招揽,派刘应坤表达自己的意图。孙承宗并不领情,果断拒绝,魏忠贤因此怀恨在心。孙承宗蓟州一带之时,魏忠贤迫害朝中大臣,将杨涟、赵南星、高攀龙等驱逐出京,孙承宗便有意上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得知消息后,跑到熹宗面前哭诉,千方百计阻挠孙承宗面见皇上。随后,又煽动党羽诋毁孙承宗,孙承宗于是请求罢官。

崇祯十一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全城百姓和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明末辽东局势图

三、袁崇焕

天启六年,明廷重新设立辽东巡抚,并让袁崇焕担任,魏忠贤派其党羽刘应坤、纪用一同前来镇守。袁崇焕上疏请求将其调离,但遭到拒绝。天启七年,皇太极从朝鲜退兵后包围锦州城,一时间没有兵力支援,袁崇焕便派尤世禄率领精兵绕敌后方决战。尤世禄还没出发,皇太极又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派兵从正面炮轰,并让尤世禄从后方厮杀。皇太极未攻下宁远城便撤兵回援,但最后还是无法攻克锦州,并且伤亡惨重,只能灰溜溜的撤退了,史称“宁锦大捷”。

袁崇焕

可获得胜利的袁崇焕并没有受到和别人一样的赏赐,因为魏忠贤让他的党羽弹劾袁崇焕不救援锦州,论功行赏时,只给袁崇焕增加一级官阶。尚书霍维华为此感到不平,上疏乞求辞去荫袭子孙的赏赐,但魏忠贤不许。气愤之下的袁崇焕便辞去了官职。

崇祯二年,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雕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10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