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继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这个词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概念。幼年时,同伴们喊妈妈,我就不知道啥是妈妈,妈妈是啥样的,她们叫妈妈,有妈妈,我们为啥就没有妈妈,更没有叫过妈妈,也不知道有妈妈在,叫妈妈的感觉是啥样的?每次听到同伴喊妈妈,在妈妈怀里撒娇,我们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如果我们有妈妈是不也和她们一样可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让妈妈亲亲我们,抱抱我们。可是我们没有妈妈,我不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决定问问父亲我们为什么没有妈妈?我们的妈妈在哪?她为什么不和我们在一起?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如果不是早已离开人世,我们一定要找到她,问她为什么要丢下我们不管?为什么让我们失去母爱?为什么让同伴们说我们是没娘的孩子?只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母亲,才能找回我们失去的母爱,才可以和同伴一样能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和妈妈诉说心里话。
有了这种想法后,就去问父亲我们为什么没有妈妈,我们的妈妈去哪了,?别人都是由妈妈抚养长大,而我们姐妹三从小都是是由父亲和奶奶抚养长大的。
听了我的问话,父亲泪流满面的握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身边,慢慢地和我说起关于母亲的事。
母亲性格温和开朗,心地善良,心灵手巧,人缘又好,乐于助人。干啥活都样样精通,拿的起放的下,是我们这里十里八村难得的美人。那个时候,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倾慕母亲的人家那是排着队的去提亲,谁家能娶到母亲这样的好闺女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简直是祖坟上冒了青烟。父亲家也不例外,也在提亲的行列中排着。
可母亲一个都没看上,唯独对父亲情有独钟,因为在这些提亲的人当中父亲算是最帅气的一个,因为母亲曾经见过父亲的面,也让家人打听过父亲家的情况。虽说有点穷,但父亲心地善良,吃苦耐劳,还特别孝顺。虽然奶奶当家,说话比较刻薄,但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母亲一眼就相中了父亲。经过三媒六聘这门婚事就定了下来。
没多久,父亲和母亲就结婚了,婚礼虽然简单,却也很是热闹,村里人都来贺喜,对父亲投来羡慕的眼光。
婚后,父亲和母亲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俗话说光过门的新媳妇还有一段时间的新鲜感了,奶奶对母亲也很好,因此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后来,随着我的出生,生活就有了改变。父亲兄妹三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姑姑们都嫁的远,不经常回来。爷爷奶奶又是个重男轻女的主,尤其奶奶还特别强势,虽不是十分嫌弃闺女,但也不是十分的待见,回不回来都无所谓,只要父亲守在她身边就行。
母亲怀孕后,奶奶就盼着能生个男孩,给她们家延续香火,结果我出生后是个女孩,父亲没说什么,奶奶很不高兴,叨叨着数落母亲,第一胎就生个女娃,连个带把的都生不出来,真是没用。在月子里奶奶就有点嫌弃母亲,时不时地给她气受。还好有父亲在,忙里偷闲给母亲熬个稀饭,煮碗面条,还偷偷地能给卧个荷包蛋。这是母亲整个月子里吃得最好的,最有营养的饭。如果地里忙了,父亲和爷爷奶奶都忙地里了,母亲不仅自己做饭吃,还要给爷爷奶奶他们做。整个月子里母亲连个油花花也没见着,奶奶嫌母亲生了女孩,没有给他吃一点荤腥,就连母亲娘家给拿来点肉都被奶奶偷偷的炖着吃了,这些都被父亲看在眼里,他也心疼母亲,但由于奶奶的强势,善良且生性懦弱的父亲也不敢做声,只能由着奶奶去。
刚出月子的母亲便背着我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由于月子里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营养也没跟上,母亲的身体比较虚弱,经常闹毛病。奶奶就更不给她好脸色了,整天骂骂咧咧,说母亲刚长了个漂亮脸蛋儿也不顶饭吃,还是个病秧子。
在我刚满周岁,奶奶就催着母亲再生一个。母亲再次怀孕后,本想着这胎一定生个男孩,这样奶奶对她的态度一定有所改变。结果这胎还是个女孩,奶奶彻底不高兴了,对母亲骂骂咧咧不说,还在父亲面前絮絮叨叨说母亲的不是,并且有想把二妹送人的打算,让母亲赶快生三胎,三胎必须是带把的,不然就去死吧!
善良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哭就对父亲说:“你是个大男人,这是咱们的孩子,是我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倒是和妈说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孩子送人。”生性怯懦的父亲不但没有安慰母亲,也没有向奶奶求情,反倒埋怨母亲“谁让你肚子不争气,两胎都生了女儿,我们家就我一个儿子,以后怎么传后,你不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再说,你不给我家生个扎根的让我以后咋能对得起父母。说得难听点,父母百年后连个扛引魂杆子的也没有,你让他们下了地底下咋能对得起祖先。你不生个儿子我在邻居们面前也抬不起头来,我还有脸在村里呆吗?”说完,一甩手愤愤地走了。
这时,奶奶又过来闹腾,给母亲下命令,赶紧打问人家把二妹送出去,养养身子生三胎,必须生带把的,让母亲自己选。善良无奈的母亲见父亲不替她说话,反而生气的走了,实在没有办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被送人,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怎能忍心。于是跪在奶奶面前磕头捣蒜地乞求奶奶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二妹送人,头都磕破了。她向奶奶保证再生一胎,这胎一定生男孩,如果生不下她就去死。在母亲的好说歹说下,奶奶才勉强同意。
可这天呀总是不遂人愿,母亲第三胎还是生了女儿。这也许就是我们家注定没有男孩的德性。三妹的出生更让母亲的生活雪上加霜。奶奶就更不用说了,当场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上去就把母亲和三妹一起掐死。愚昧无知的父亲和奶奶根本就不懂生男生女并不是取决于母亲,她们认为女人生不下男孩就是罪过,所以她们把这些都怪罪在母亲身上。母亲一连三胎都生了女孩,这让在这个家里唯一还算对她好的父亲也失去了信心,开始嫌弃母亲。
由于母亲生三妹的时候难产,费了好大劲才生出来,还差点要了命。再加上前两胎都没有保养好身体落下了病根,不能再生了。这让还怀着一丝希望让母亲拼四胎的奶奶和父亲彻底失望了。有时我在想,女人生来就是生孩子的机器吗?也许在奶奶她们那个年代就是如此。
从那以后,父亲就性情大变,不再是以前人们口中善良勤快的好丈夫了,变得懒惰,变得面目狰狞让人可怕,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喝醉了回来看母亲不顺眼张口就骂,伸手就打,在奶奶的挑唆下那更是变本加厉的打母亲。虽然奶奶重男轻女,和父亲嫌弃母亲没有给她们家生下带把的,但对我们姐妹三还不错,没有因为对母亲的嫌弃让我们冻着,饿着。
善良,可怜的母亲每天没有三顿饱饭,却有三顿饱打,挨了打还要下地干活,回来还要伺候一家老小一日三餐。
母亲的遭遇有好心的邻居看不惯,就悄悄地告诉了母亲的娘家,希望娘家人来给母亲撑腰。母亲对娘家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从来都不说自己在婆家受得苦和难。
好在母亲娘家人来给母亲撑了一次腰,奶奶和父亲才勉强有所收敛。可娘家人也不能天天来给母亲撑腰吧。时间长了娘家人也习以为常了,谁家锅碗瓢勺都有个磕碰的时候,两口子免不了打打闹闹,床头吵架床尾和,过几天就没事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被世俗冲昏了头脑的奶奶和父亲总是觉得母亲没生下男孩就是罪过,每次打母亲都是遍体鳞伤。好多次,母亲都想不如死了算了,一了百了,可又不忍心丢下我们姐妹三,再说死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我们了。虽然奶奶和父亲对母亲不好,但对我们姐妹三还算疼爱。用奶奶的话来说“虽不是带把的,那也是她孙女,她也不能不管,至于说得要掐死,那也是想逼着让母亲给她们家生男孩才那样说得。”这也许就是从母亲生下我们姐妹三之后奶奶说得最让她爱听的一句话。
奶奶说的话母亲记下了,即便她不在了,奶奶和父亲也会把我们照顾好。母亲有了这种想法之后,等自己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自己打扮了一下,征求了父亲和奶奶的同意带着我们姐妹三回娘家住了几天。这也许就是母亲这辈子最后一次回娘家见娘家人的面了。
回来后没几天母亲就走了,母亲走的时候给父亲和奶奶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她爸,婆婆,我走了,是我对不起你们家,没有给你们家生个带把的,我是罪人。在这个家里,我受尽了苦头,但我不怨你们,谁让我肚子不争气呢?本来我也不想走,不忍心丢下我十月怀胎生下的这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我不走,最起码还可以陪着我的三个孩子慢慢长大,可是,如果我不走,也许就会被你们折磨死,与其这样还不如一走了之,也算是挑了你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我不求你们什么,只希望你们好好抚养这三个可怜的孩子,不要让她们失去母爱的同时再失去父爱,失去爷爷奶奶的爱。孩子她爸,如果条件允许,你就重新再娶一个吧,让她对孩子们好点,再给你们家生个带把的,了了老人的心愿,她们也不容易,如果我能活下去会回来看孩子们的,不要找我,再见。”
母亲走了以后,父亲在床上大躺了三天,他翻来覆去的想着这几年母亲跟着他勤俭节约,孝敬老人。跟着他脸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嫌弃他贫穷,没有嫌弃他没本事,只是一心一意想跟他把日子过好,他笑,她也跟着笑,他哭,她也陪着哭,她想跟着他携手相扶一直到老。
他想母亲在的时候,他们也曾那么相爱,那么幸福,彼此都想着白首同心。可母亲跟着他没过一天好日子,除了忙活家里地里,再就是给他生孩子了,母亲既受苦又受累,还没少遭罪,到头来换下了什么?就因为没有生下男孩,不是挨骂就是挨打,受尽屈辱,这些都是他给造成的。作为男人,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没有好好心疼,好好对待自己心爱的女人。怨自己愚孝,不该听自己母亲的话那样虐待妻子,更不该愚昧无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到头来把自己好好的一个家拆散了,他没有了妻子,孩子们没有了妈妈,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他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以后该怎么办,日子该怎么过?父亲想着这些,后悔莫及,伸手把自己抽了两耳光,可这又能怎样,母亲已经走了,眼下只有照顾好我们姐妹三他的心里才能得到勉强的宽慰。
奶奶就更不用说了,后悔的要死,她逢人就说母亲在的时候对她是如此的好,如此的孝顺,哭诉自己的不对,不该那样对母亲,她这是造孽呀,好端端的一个家被她重男轻女的思想给拆散了,她就是个罪人,害的儿子失去了媳妇,孙女们失去了妈妈。她也埋怨父亲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要听她的话,她年龄大了老糊涂了,可父亲是新时代青年,难道也糊涂了,连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了吗?奶奶哭着数落着父亲,还不时的看着我们姐妹三落泪,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后悔莫及。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母亲就这样走了,再无消息。
母亲走了以后,父亲把我们姐妹三留给奶奶,东奔西走到处找母亲,也张贴过寻人启事寻找过,也没有结果。自此,父亲就放弃了寻找母亲的念头,也没有再婚,他一颗心都扑在我们姐妹三身上,他相信母亲心地那样善良,迟早会回来看我们的。
父亲说到这里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姐妹三在父亲和奶奶的呵护下健康长大,只是没有母亲的疼爱,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如今,爷爷奶奶都已过世,而我们也已成家,小有成就,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只是父亲年龄大了,虽有我们偶尔陪伴,但他心里也特别孤独,他的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
父亲一直叮嘱我们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条件好了,网络科技也发达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如果还在,希望我们能找到母亲,他当着母亲的面,情愿下跪向母亲说声对不起,他不乞求母亲能原谅他,哪怕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就是死他也能闭上眼了。
于是,我们拿着母亲的照片四处打听,并在网络,快手里发布了寻找母亲的信息,又放了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留下了我们的联系方式,也有好心人看了之后帮助我们寻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后的一天下午,我刚下班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接通后里面传来一个特别亲切的声音“喂,你是妞妞(我的小名)吗?”“是的,请问您是哪位?”只听那边有哭泣的声音“我是你们的妈妈。”妈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让我忍不住落泪。“妈妈,真的是妈妈吗?”那边说:“是的,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从快手里看看到你们姐妹三再找我,我很是激动,好几次想给你们打电话,却没有勇气。经过再三考虑,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打这个电话。孩子,妈妈知道你们过得很好,不想打扰你们的生活,妈妈心里有愧疚没有陪着你们长大,是妈妈的不对,妈妈没脸见你们,可这么多年妈妈一直在想你们,特别想见到你们,所以今天才腆着脸给你们打这个电话…………”母亲后面说了很多,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只知道妈妈在另一个城市的小镇里,她过得很好。
挂了电话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和妹妹们,她们和我的心情一样都想立刻见到母亲。可又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见母亲,毕竟二三十年过去了,母亲走的时候我三岁,二妹两岁,三妹只有一岁,我们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和我们梦中的母亲是不是一样。于是,我们姐妹三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去见母亲。这天,艳阳高照,我们姐妹三开着车,载着父亲,开着导航一路飞驰,经过五六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母亲所在的城市的那个小镇。我们联系了那个帮助我们的好心人,和我们一起来到母亲家。母亲离家后再婚了,这个好心人和我们说母亲是一路乞讨来到这个城市的小镇的,她饥一顿饱一顿没少受罪。当时发现母亲的时候,她已饿昏在路旁,是这家男人看见后救了母亲并收留了她,男人的前妻已病逝,留下俩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无人照看,母亲看着这俩个孩子不由得想起了我们,便留下来照顾这俩个没娘的孩子,也是为了报答这个男人的救命之恩。就这样母亲和这个男人结了婚,一起抚养这俩个孩子长大,成家立业,这俩孩子对母亲也像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特别孝顺,因此母亲过得也很幸福。只是心里时常牵挂我们姐妹三,她也曾经想过找我们,又怕我们埋怨她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丢下不管,心里惦愧的很。如今,我们亲自来找她,母亲一定特别激动。
之前和母亲通电话时并没有告诉她我们要来。当我们推开大门的那一瞬间,母亲正在院子里忙乱,看到我们进来,母亲放下手里的营生,怔怔得站在那里看着我们,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我们姐妹三扑在母亲怀里泣不成声。母亲紧紧的抱着我们姐妹三痛苦涕淋。母亲抱一会儿我们,放开来看看,一会儿再抱抱再看,总也抱不够,看不够,好像这二三十年的拥抱都抱不够,我们的容颜都看不够。骨肉亲情也许就是这样,无论多远,多久都是永远难以割舍得。母亲哭着说:“孩子们,是妈妈对不起你们,妈妈不该丢下你们不管,妈妈不求你们原谅,只要你们姐妹三过得好,妈妈在有生之年还能够见到你们就已经知足了,心里也就没有遗憾了。
这时,父亲走过来“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叫着母亲的名字哭着说:“对不起,这么多年让你受苦了,我不是个男人,没有男人的气势,没有保护好你,让你受了委屈,逼你走了这条离家出走的路,我错了,我不求你原谅我,只希望能见到你,当着你的面向你说声对不起,我是个罪人呀!”父亲哭的老泪纵横。
母亲走过去,搀扶起父亲说:“这不怪你,你也是被重男轻女的思想蒙蔽了心智。这么多年了,我也过得很好,生活的很幸福,你也不必自责。再说,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你,过去的都让他过去吧,你把孩子们抚养长大也很不容易,也把她们教育的很好,能让她们认我,叫我一声妈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新的网络时代了,选择原谅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德,原谅别人也是原谅自己,这样的道理我还是懂得的!”
虽然我们一家五口没能生活在一起,心里免不了有些许遗憾,但只要父亲和母亲身体健康那就是我们姐妹三最大的幸福。自此以后,我们姐妹三经常和母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