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节在中国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全文如下:天下谁人无母亲?天下谁人不受母爱?天下谁人不爱母?母爱,爱母,是人之天性,是爱心的起点和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初始源泉。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有着历代相传的孟子生日纪念,而且在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有相应的依据。孟子的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的形象,“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诵了两千多年,而孟子诞辰在农历四月初二至今还人所共知,是人民的集体记忆,已形成民俗,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
古人怎么孝顺母亲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人并不时兴给父母和自己过生日祝寿,明末清初的博学家顾炎武就曾在《日知录》中说道:“生日之礼,古人所无。至齐梁(南北朝)间,乃行此礼。”但即使到了隋朝,中国人对于自己的生日,仍然以怀念父母辛劳为主,没有什么庆祝活动,例如《隋书·高祖记》中就记载隋文帝曾经下诏:“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生日仍然是以追思双亲为主。
朱熹:给老母亲写祝寿诗
唐代以后,随着进入宋代后经济的日益昌盛和文化的变革,宋人也开始过生日了,苏东坡在他的诗词中就有多首祝贺生日的诗,例如《表弟程德孺生日诗》等。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就曾经在他老母亲60岁生日时,专门写了一首祝寿诗《寿母生朝》(节选):“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海瑞:大清官为母亲“豪奢”买了两斤肉
当时已经是浙江淳安知县的海瑞,日子过的并不富裕,不贪污的他仅仅只能养家糊口,平时家中三餐几乎都是吃吃青菜过日子。在老母亲70岁生日这一天,特地奢侈了一把,让家里人去买了两斤猪肉,还用自己种的菜,给老母亲弄了三菜一汤祝寿,这事当时就在明朝的官场中引起了轰动,以致浙江总督听说后都觉得太不可思议,逢人便说,“海县令竟然买了两斤猪肉!”
想念老母亲:事死如事生的蒋介石
蒋介石不仅仅是重视母亲的忌日,就是母亲的生日纪念日,蒋介石也是非常重视,年12月15日是蒋介石的母亲生日纪念日,就在这一天,当时已是国民政府军事领袖的蒋介石,当天中午先是从南京坐飞机出发到上海,当天中午2点半到上海后,又马上转车回老家奉化祭拜老母,终于在当天晚上10点半赶到家中祭拜了母亲。“正午由京乘机出发,以天阴故,飞行甚慢。二时半到沪,六时到杭转奉化故乡,连夜十时半到家祭亲。”
一花一叶总是情古人爱亲,今人亦如是。浓情五月,亲情传递。现在的我们可以依托母亲节为载体,借以一束芬芳的花礼,一声“母亲我爱你”的轻语,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让亲情与花香常伴,让母爱和感恩共存。
康乃馨花语:红色的康乃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粉色的康乃馨,祈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白色的康乃馨,象征儿女对母亲纯洁的爱和真挚的谢意;黄色花朵象征感恩,感谢母亲的辛勤付出。国际上献给母亲的花是康乃馨,它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着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细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
萱草花花语:在母亲节,子女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萱草,在中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萱草花,又叫忘忧草。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中国的母亲之花。
勿忘我花语:永恒的爱,浓情厚谊。在母亲节为母亲送上一束勿忘我,代表子女和母亲之间真实的爱、永恒的爱。勿忘草株形柔美,茎枝纤细,叶片的形状很像柳树的叶子,无数朵小蓝花开满茎顶部的每个小枝,花瓣的蓝色仿佛是由天空的颜色染成的让人充满无限遐想,花朵中央有一圈黄色心蕊色彩搭配非常和谐。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可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香水百合花语:以香水百合送伟大的母亲,表达爱到永远;伟大而纯洁的爱。香水百合是百合中的女王,它的花瓣总是那么自信的开着,非常有气势,甜甜之香味,也是那么毫不做作或有丝毫隐藏。微风吹过时。一缕清香永留心中。她与世无争,没有奢华的颜色,只有典雅的芳华,没有太多的世俗杂念,有博大的胸怀伟大的爱。
鲁冰花花语:鲁冰花的花语亦有母爱、刻苦耐劳、奉献的寓意,将此花送给母亲也是对母爱的无限赞美。鲁冰花被台湾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母亲花”。又叫羽扇,茎上升或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棕色或锈色硬毛。总状花序顶生,较短,果序轴增粗,长仍不超出复叶。
慈母心中情,为子永不移。愿天下所有母亲,青春永驻,美丽长存!
作者:刘亚男
编辑:方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