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前言
年1月21日,一支身着国民党军服的士兵前往南京梅花山,他们奉长官密令,要将梅花山上的一座坚如磐石的坟墓炸开,并且将棺椁之中的墓主人烧成灰烬,挫骨扬灰。
由于那座坟墓占地面积较大,且十分牢固,在精准测量后,士兵使用了一百公斤的炸药才将坟墓炸开,伴随着炸药的轰鸣声,士兵们有序进入墓室,将墓主人连同棺椁一起运上卡车前往火葬场火化,并且让骨灰随风而逝。
这场行动的命令者是蒋介石,墓主人则是汪精卫。
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他的父亲是一名不得志的秀才,在他父亲眼中,读书人的身份是最为高尚的,所以,哪怕家中已无粮米下锅,自己依然要保持读书人的体面。
就在汪精卫十四岁那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而他也只能跟随兄嫂生活,可是这毕竟不是他的父母,他从那一刻起收敛了自己的活泼好动,将自己恭顺的一面展示给兄嫂。
由于汪家有着书香传世的家风,所以兄长对于他的管教极为严厉,稍有错处就不假辞色。汪精卫自此生活在拘束的环境之中,这也养成了他自卑的个性。
在家风的影响以及兄长的教导下,汪精卫第一次应试就考中秀才。年,21岁的汪精卫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留日官费生,他终于可以走出国门,开拓眼界。
在日本留学的汪精卫开始感叹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在年他和当时正在日本的孙中山结识,并且加入同盟会,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受到同盟会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响,诗文俱佳的汪精卫开始以“精卫”为笔名在各大进步期刊上发表文章,而文章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进步人士也知道有一位名叫汪精卫的人一直在日本为反帝反封建事业作斗争。
在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等人一直坚持反帝武装运动,但由于实力较弱,几次起义不成,均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在同盟会内部开始有了刺杀清政府官员的行动,如果成功,则严重损害清政府的实力,一旦失败,也可落得一世美名,因此,汪精卫也想去刺杀清政府官员,他率领手下先后进行六次刺杀,其刺杀对象除了两江总督,就是位居台阁的权势大臣,但是无论他如何谋划,都已失败告终。年,汪精卫进行了最后一次刺杀,而他的刺杀对象正是清政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载沣。
汪精卫在载沣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什刹海边的银锭桥上安置炸药,原本万无一失的计划却被路人上告朝廷,汪精卫的计划落空,同时他与其他两位同党也被清廷官兵逮捕。摄政王被刺杀是清朝数一数二的大案子,因此汪精卫三人也知道自己被捕只有死路一条,在狱中的汪精卫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爽诗句。就在他们决心一死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大清肃亲王为他们求情,将凌迟死刑改为终身囚禁,而年辛亥革命爆发,汪精卫三人被顺利释放。
摄政王凭借着刺杀摄政王的事迹再次声名远扬,同时也更受孙中山的重视,可是在经此一劫后,汪精卫虽然还在坚持革命,但是在他的眼中,重获新生并非革命党人营救有工,而是肃亲王以及其所在的清政府的功劳,这也让汪精卫心中的天平悄悄偏向清政府。
屠龙者终成恶龙
年,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而孙先生作为一党之首,在离世前也留下遗嘱,可当时跟随在先生身边的人只有汪精卫,于是汪精卫顺理成章的成为孙先生遗嘱的人,同时也成为国民党元首。
就在汪精卫成为党内第一人得意洋洋之时,“中山舰事件”发生,蒋介石无视汪精卫的领导,当众以此事件给汪难堪,一向性格懦弱的汪精卫因此借口生病前往德国疗养,此时国内的政治军事大权全部掌握在蒋介石的手中。
在“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找到政治机会,开始与蒋介石合作,共同抗日。为了国家一统,蒋同意汪的要求,并且任命汪为行政院院长,可短短的四个月后,“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让上海这个民国时期繁华的都市一时间风云色变,作为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被日军的军力吓到,他想起来自己在日本留学是日本力量的强大,丝毫看不到中国的大势,压根就不敢与日本打仗。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情绪高涨,可是作为国民政府高官的汪精卫四处宣扬反战思想,总是畏惧日本的强大,他甚至将抗战比喻为“跳火坑”。在抗战期间,汪精卫虽然亲日,但依旧与日本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可就在抗战胜利前夕,汪精卫居然公开投降日本,并且建立傀儡政权。投日的汪精卫已经不容于国民党,而他也不得不随时保持警惕,毕竟他在年时就受到过刺杀,而且吃过大亏。
按照惯例10月、11月正是国民政府进行政府会议的月份,党内重要官员都齐聚南京,当然汪精卫也不例外。
年11月1日,在中央党部大楼办完事情的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挽手准备离开,但是没想到一阵枪响在耳边响起,一时间场面混乱无比,每个人都找掩体遮挡,片刻之后,枪声停下,之间汪精卫倒在血泊之中,只见他的脸上、肩膀上尽是血迹,这次的刺杀将妻子陈璧君吓得不轻,毕竟任谁也想不到竟然有暗杀者潜入中央政府的办公大楼,这次的刺杀幕后指使者陈璧君已经心知肚明,那就是政敌蒋介石。
汪精卫受伤后,医院医治,汪精卫身中三枪,但是有一颗子弹卡在脊柱上,无法取出,这虽然让汪精卫暂时好转,但是也为他的身亡埋下了伏笔。
医院养病期间,蒋介石前去探望,身为国民党元老、汪精卫妻子的陈璧君当即将怀疑蒋介石是刺杀丈夫的幕后指使者这件事和盘托出,蒋介石为证明清白,当即严查此事,最终查出刺杀汪的幕后指使者即使上海刺杀大王王亚樵。
汪精卫经历过这次刺杀后,对有关单位能否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提出质疑,而在于日本合作的过程中,汪虽然多次遭遇刺杀,但都化险为夷。
年,汪精卫在为日军筹措战略物资时,“不慎”从楼梯滚落,到医院检查发现年那次刺杀留在身体内的子弹导致他患上肿瘤,急需医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日本为了汪精卫这位傀儡能够更好地为大日本帝国效力,于是安排汪精卫夫妻前往日本治疗,但病情恶化太快,汪精卫最终没能逃出死神的魔爪,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离世。
魂归来兮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死后要落叶归根,而且汪精卫在临终之前也留下了“回家”的遗嘱,作为妻子的陈璧君在日本人的护卫下将汪精卫的遗体运回南京。
汪精卫在生前已经决定将南京梅花山作为自己的百年之所,但是由于汪精卫生前的叛国行为,担心汪的死后安宁可能会被打扰,于是陈璧君在梅花山为丈夫选择一处风水宝地后,又使用了五吨碎铁和水泥浇灌在一起,修筑成与中山先生陵寝一模一样的陵墓。
可是十个月后,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为汉奸的汪精卫是没有资格葬在与中山先生相距不远的梅花山上,也没有资格与中山先生的陵墓规格完全相同,迫于国内民情压力,蒋介石只能派人将汪精卫的坟墓扒开。
接到蒋介石密令后众多国军士兵与南京市市长一起见证了这次陵墓被毁事件,而陈璧君当时使用铁块与混凝土就是为了出现毁墓事件,但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随着炸药声响,汪精卫的陵墓被炸开,令人意外的是棺木中汪精卫的尸体并未腐烂。
显然在下葬之前就做好了防腐工作,一面青天白日旗盖在汪的尸体上,身边还放着零星的陪葬品,其中最最令人惊讶的就是他衣服口袋中的一张三寸纸条,上面写着“魂归来兮”。可是汪作为卖国求荣的汉奸,百姓们怎么可能让他的灵魂安稳存于世间呢,就这样,毁陵的士兵们将他的棺木带着尸体一起运往清凉山火化,他的骨灰也随风而逝。
总结
清末民初,风云动荡,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但与之对应的也出现了许多临阵投敌的贼子,而在汪精卫身上却堪称是两种人物的融合体。他的前半生可“引刀成一快”,他的后半生却可“卑躬屈膝似马牛”,最后落得身死异国的下场。
而为了平息民愤,蒋介石也只得将他挫骨扬灰,他的绝命诗与“魂兮归来”的纸条也只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