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在哪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0008937.html
年2月卷
(总第58卷)《春天的鸟鸣》
本期责任编辑:如云飞过老家梦泉
上榜名单
空缺
1《穷人》(外三首)/黎周谷穗
2《深山》(外三首)/彭纯廉
3《望星空》(外三首)/王志彦
4《秦晋峡谷》(外一首)/曰生
1《一盏灯的神圣》(外二首)/八月春
2《描春》(外三首)/小飞刀
3《捣衣声》(外三首)/龙歌
4《暖春》(组诗)/姜华
5《鹰》(外三首)/胡有琪
6《纯洁关系》(外一首)/秦志良
7《小萌春情留诗声》(组诗)/楚郑子
8《我喜欢你是寂静的》(组诗)/小雪人
9《春风正来》(外二首)/周建好朝
10《春天的鸟鸣》(外三首)/月若初见
11《苦行僧》(外三首)/江苏叶开
12《江界河》/张世德
13《杨柳岸》/况成坤
14《盼归》(外二首)/莫燅珠
15《故乡的老屋和母亲》(组诗)/丁传吉
编辑小记
晚年穆旦在给诗歌爱好者郭保卫的一封信中写到:“……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同年他10月30日,他又给郭保卫写信:“过一百年,人们要了解我们时代,光从浪漫主义看不出实情,必须有写实的作品才行。”很是强调了“写实”的重要性;老诗人邹昆凌也讲过:“有一点很重要,诗要写点生存的现状,必须有一颗同情和悲悯的心。对此,边缘化的诗能发言,对多舛的命运也便有了些许的暗示和贡献。”当然,如何艺术化地呈现现实的悲与喜,还是很有讲究的,就像霍俊明在一篇文章中讲的那样:“很多诗人没有注意到“日常现实”转换为“诗歌现实”的难度,大抵忘记了日常现实和诗歌“现实感”之间的差别。过于明显的题材化、伦理化、道德化和新闻化也使得诗歌的思想深度、想象力和诗意提升能力受到挑战。这不是建立于个体主体性和感受力基础之上的“灵魂的激荡”,而是沦为“记录表皮疼痛的日记”。很多诗人写作现实的时候缺乏必要的转换、过滤、变形和提升的能力。”另外,有些人将现实定位于批判也是狭隘的,批判、反思、认识、表现,或者反映、关怀,都是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谢冕指出,诗歌的任务是感化,去感动人,感动经过心灵的转化,变成对现实的关怀。以上这些话,算是对“写实”写作的一种呼吁,我们有太多的“表皮疼痛”和“小我呓语”式的写作,它们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落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期《中诗简牍》,也少有艺术化触及现实的力作,所以此期我们把状元卷空出,算是一种期待吧。榜眼卷四组各有特色:
黎周谷穗的《穷人》,是对生命的回望,有趣味,有想象的高度和精神的宽度,有细节,有哲思,也有浓浓的真情流动,很喜欢:
我习惯在丢失的影子里
登出寻人启事
造访的月亮是哑巴
只会用手指给我看
谜一样的远途
经过的山水,已经不认得我
山谷细细的风
越来越冬了
那些灌木,芒草花
和几只啃着松果的松鼠
狠狠地盯着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彭纯廉的《深山》写得自然,空灵,虚实交错是他的拿手好戏:
一只风铃
挂在夏天的
一个行程里清唱
它搂着一阵
参差不齐的雁声
一座寺庙
坐在深山里
开始用木鱼声
剪辑这篇童话
王志彦老师的《望星空》充满形而上的哲思,又踏踏实实的落在现实的土地上,发人深省:
我是自己的加冕者,也是人间的失败者
我甚至没有注意到群星也是陈腐的
光捅下来,万物有了利器和诺言
我更没有发现群星张了张甜蜜的嘴唇
“我们的光芒,只寄身于光芒之中
没有混沌般的尖叫,就没有内心的拂晓”
日生老师的《秦晋大峡谷》《母亲》可谓情真意切,意象逼人:
《秦晋峡谷》(外一首)
大地上一道鞭痕
黄河是渗出的血
《母亲》
1
经年穿针引线
缝补漏风的日子
2
脸颊总花朵着
让小家四季春风
3
月下摇动纺车
一根线拽出黎明
4
如今坟上草青青
露珠儿是她未阖的眼睛
探花卷也是佳作迭出,我就不一一点评了,其实大多数读者比我高明,心里自有一杆称。这里真心的送上祝福,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里,诗写愉快,品读愉快,再见!朋友们……
年3月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