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见到Dr.Bernstein(简历吓死人的皮肤科医生,来自真正的大神的建议:让皮肤变美的关键)和Shahan(雅诗兰黛的前首席技术官,雅诗兰黛首席技术官:护肤品的新手入门)之前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把握。但是几次聊天之后,我从这两位大牛那里得到了一个几乎完全一致的观点,所以才敢斗胆来接一下这个话题。
1
老化是什么Dr.Bernstein发表的公开的文献,比如关于gluconolactone(葡萄糖酸内酯)的那篇开创性的文章(这篇文章几乎单枪匹马开创了后来Neostrat芯丝翠的核心技术)中,都特别强调了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的区别。
无论是自然老化还是光老化,自由基理论都认定,是由于细胞呼吸和阳光中的紫外线造成“氧自由基”这个家伙造成的一系列恶果。
在自然老化中,由于细胞需要能量,要“燃烧”这样的营养物质来获得——这个“燃烧”过程在一个叫做“线粒体”的锅炉中进行。正常情况下,锅炉内运行良好,没有火星飞溅——但是,我们的细胞不可能永远都在稳稳当当地运作,总是有出岔子的时候,那些从锅炉中飞溅出来的“火星”,就是。
而光老化更加直接,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是UVA,直接在皮肤中制造大量的。
好了,这些飞溅的火星是很活泼的,这种有点儿残忍的热情很容易灼伤皮肤细胞中其他的较弱分子,比如一些关键的(蛋白质)和最核心的,也就是一个细胞的中央控制系统和地方管理系统——这样细胞就出现问题。
构成皮肤的细胞慢慢出问题,皮肤也就失去了年轻时代的弹性和光泽,慢慢变老。
2
护肤品是怎么应对的在我和Shahan对话的时候,曾经问他,如果只有一个建议可以给到姑娘(和小伙子)们,这个建议是什么。
Shahan的回答是:“AvoidtoomuchUV(避开过多的紫外线)。”
所以,一把伞加上适当SPF/PA指数的防晒霜,是抗老的必须。(关于伞的文章,参看:价格是安耐晒金瓶的1/7,防晒效果超出19倍……;关于适度防晒,参看:紫外线和防晒剂)
U佳防晒乳SPF30
施泰福低敏防晒霜SPF30/PA++
贝亲婴儿防晒霜SPF30+/PA++
新碧水薄清爽防晒露SPF30/PA++,
ISDINUVProtectionFusionFluidSPF30
所以,从防护这一个观点来看,其实不存在什么启动年龄,一旦开始大面积高强度接触阳光,就要开始防晒了——婴儿就可以,用一把伞来“抗老”(听起来有点像祝福小朋友健康长寿一般诡异,但是的确是如此)。第二个方法,是适度的保湿。
保湿这件事情永远都需要强调——一个健康的皮肤,是需要合理的含水量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抗自由基和衰老。对于真皮和除去角质层之外的表皮层来说,水分似乎并不是问题,所以我们要强调的,往往是角质层的含水量。
这个含水量大概在20%上下,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所以,不需要过度的补水(面膜一周最多两次就好),但是也不能让角质层过分暴露在严酷的环境下(尤其是现在,秋天说到就到了)。
真正天然的保湿,是我们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我们自己分泌的油脂),而这一层油脂的来源,百分之九十来自于皮脂腺分泌(一颗痘战斗的一生),百分之十来自于角质层的脂质(皮肤结构)。
所以,最好的保湿产品,是模拟这些天然油脂的成分(抱歉我又要推荐霍霍巴油和角鲨烷了)——霍霍巴油是结构非常类似于皮脂腺皮脂的一个成分,而且不会封闭皮肤造成不透气,而角鲨烷可以变成角鲨烯,也是很接近皮肤表面的一个天然油脂。
如果不喜欢纯油,也可以选择一些霍霍巴油含量比较高的护肤品——看你自己对于肤感的爱好。
理肤泉特安舒缓修复霜
雅漾修护舒缓保湿霜
Yuskin紫苏乳液
贝亲婴儿润肤乳
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保湿霜
3
抗皱产品真正能抗皱的产品,Dr.Bernstein和Shahan都认同的,有两个大类。
第一类是维A酸系列,在护肤品中主要是维A醇,维A醛和维A酯。
露得清维A醇晚霜
ROC维A醇抗皱精华
彼得罗夫维他命A晚间滋养精华液
雅漾焕颜紧致霜
雅漾修颜抚纹精华乳
最主要就是利用维A酸能够向细胞喊话的能力(维生素A(Retinol):抗老化的药),让细胞不要懒懒散散,重新动起来,再次把原本失去结构的皮肤撑起来(主要是针对胶原蛋白)。
另一类是果酸,尤其是甘醇酸和葡萄糖酸内酯。
芯丝翠活性乳液15%Bionic/PHA
芯丝翠果酸倍润面霜10%PHA
爱诗妍修护美颜护肤霜,
修丽可果酸焕活复颜精华液
菲洛嘉焕颜滋养晚霜
主要的作用方式是两个,第一是加强新陈代谢,让皮肤更快地更新;第二是促进胶原蛋白的再生,这个和维A酸的方式类似。
这些抗皱的产品中,也不存在所谓“营养过度”的产品——因为他们也不过是提供一个信号,让皮肤细胞醒一醒,赶快开始工作而已。4
小结从机制上来说,防晒和保湿,这些都是防御性质的“抗老”手段,不存在什么要在什么年龄段开始的问题。
而对于维A醇和果酸这样的抗老活性物来说,也不存在“营养过剩”的问题,人家不提供营养,人家是发号施令来的。
叔说
: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总是会认定一个好东西就是提供营养的——就好像我们每次出国去,一看到野生动物或者路边的苹果,就开始考虑怎么搞来吃掉一样。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