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月14日情人节的到来,新年也已经过去,对于农民来说,距离春播也不远了。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说明播种前期的准备是工作很重要的。除了选择优质适宜的品种,整理好土地,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也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棉花的生长和管理与天气息息相关。
那么棉花播种到底是该选择早播还是晚播呢?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早播的棉花比晚播的棉花产量要高。
从实践来看,棉花适时早播,可延长生育期,提高出苗率,第一片真叶和第一个蕾也会比较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生养分的时间也早,这样使得棉苗能够获得完全的发育,棉花植株也比较紧凑、节间短、果枝多、现蕾、开花、结铃、吐絮都早、霜前花增多,在秋天丰收也比较早,产量也较高。
但是早播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果棉花播种的过早,地下的温度不够,达不到种子萌发的条件,会使得棉种发芽出土比较晚,严重的还会造成种子腐烂,易受病虫危害,幼苗稀疏瘦弱,容易遭受冻害而缺苗,影响后期产量。
适当的晚播也有一定的益处,由于晚播地温稳定,气候适宜,棉花出苗就比较快,一般七天左右就可以出全苗,棉苗也比较齐壮,并且病害比较少,而且有利于对于蚜虫的防治,可减轻蚜虫危害。适时的晚播,后期棉花的伏前桃不会过多,可有效治棉花早衰,减少烂铃。
但是晚播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果播种的过晚,会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减少霜前花,增加了烂铃率,降低后期棉花产量和质量,不仅如此如果遇到特殊年份,棉苗出土后遭遇高温,如果最高气温超过25℃,棉苗还容易被高温灼烧,造成缺苗断垄。
其实无论是早播还是晚播,都是为了保证棉花后期的产量和收益,一般来说只要选择的播种期,播下以后,苗能够全、齐、壮,还能早出苗,这在新的一年中就是很好的开始。
影响播种时间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气温影响播种时间
温度是决定播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在播种时一定要选择纯度高,籽粒饱满,成熟,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前应注意晒种,以提高棉花发芽势和生长势,晒种完后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止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一般来说正常年份,如果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膜下5cm地温在14℃以上,如果说播种的最低温度达不到10-12℃,棉花种下去,是很容易造成棉籽的霉烂。所以在选择播种时期时候一定要注意。正常情况下棉花播种期间大致在4月10日-5月10日之间,
如果选择的棉花品种是生育期比较长的品种,可适当的早播,大致播种时期在4月上中旬,
生育期比较短的品种抗虫棉,可选择适当晚播,大致播种时期在4月中下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在棉花品种我们选择抗虫棉的比较多,北疆地区一般都选择的是中早熟品种,生育期大约在天左右,伏前桃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既易导致早衰,又增加烂铃。所以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适当的晚播,这样能够减轻病害。播种过早、温度低、易烂籽、兰芽,病害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但是也不能够太晚,播种过晚,温度高,容易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土壤条件影响播种时间
沙质土地,由于它土质疏松,地温上升较快,地势比较高,向阳可以早播。
墒情差的地块,可以先播。
地温上升较慢,但保水力较强的壤土地,播种可以稍迟。
盐碱地,土壤温度较低的地块,更可适当晚播,可以在地温稳定在14℃时再播种。
地温上升慢,保水力强的粘土地和墒情好、地势凹的地块,可留在最后播种。
总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