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A8生活” 年,在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众多陶器中有一件器皿,上面刻给一种五片叶的植物,叶间有花蕾含苞待放,下部又刻一长框的图案。据考古专家考证,器皿上所刻绘的那株植物是箬兰,即浙江产的落叶虾脊兰(是兰科植物的一种)。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之一,距今有年左右,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刻有花卉盆景装饰图案的生活用具说明,远古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识别植物,发现了花卉的观赏价值而加以培育;同时也说明人类的审美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由此推断,中华花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还有在神话传说中,上古时期,我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认识了兰花,并由仓颉创造了“兰、蕙”等字。文字起源即文化起源是毋庸置疑的。《路史》中说:“尧帝之世有金道华养兰”,《拾遗记》中说:“上古时须弥山(佛教传说中的名山)第九层有仙人种兰”。这些虽是传说和神话,然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兰文化与我国文化是同时起源的。而且起始之时将兰视作仙草,以致数千年来,我国人民认为兰非一般凡花俗草。《左传》记载“燕姑梦兰生子”的故事,《诗经--郑风--按语》中有秉兰之诗句。这证明在孔子之前,兰已深入人们的生活。
二、中国兰花文化的名人
孔子赏兰于幽谷,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且颂兰为“王者香”。孔子的赏兰颂兰,其功在于传承而有创新,悟兰有育人善化之能,留名言教诲后人,将兰提升为善良之花。屈原行吟潇湘以兰为伴,喻兰为“美人”,唾弃“兰芷变而不芳兮”为变节的小人。屈原继孔子之后赋予兰高尚完美的人格,将兰演绎为君子之花。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均以高尚的人品来赏兰,并将人品赋予兰。他们传承了我国兰文化以善为基础的本源,将善提升为美和真的结晶,善成了赏兰审美的灵魂。以致离开了善就无所谓美和真。这种由孔子和屈原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倡导的赏兰理念,被以后的历朝历代传承和发展,成了我国人民赏兰和兰文化的主流。
兰花别名趣谈
兰花的别名很多,原因是兰的历史久长,又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古往今来,不论帝王相将、朝士布衣、诗人词家、缁流羽客,无不与兰发生或多或少联系,于是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手法给兰取了许多美丽动听的别名。这种别名多用借代、夸张修辞手法,或取其一端替代之,或引用经典称呼之,韵味深美,令人回味,因此兰的别名不啻于一篇兰的赞歌,一首兰的乐章,也是有关兰的语言文字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择要介绍之。
一、以兰的芳香特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国香:这是兰的最高荣誉。黄庭坚《书幽芳亭》:"土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2、古香:以"古"形容香,不仅指此种香馨时间久长,而且质地纯良,古朴雅洁。元代萨都刺《兰皋曲》七言古诗中说:"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兰等待着美人,只有美人才配得上享受这阵阵的幽兰古香。
3、香祖:许多植物,特别是花卉都有馥香,然没有兰的馨芳,故人们称兰为香之祖。清代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卷四十四:"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歇,常开于春初。虽冰霜之后,高深自如,故江南以兰为香祖。"《清异录》亦载:"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以兰为香祖。"
4、王者香: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猗兰操序》:"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香兰云。"当然,古代的奇花异草,最大的享受者,是帝王后妃,是达官贵人,是豪门世绅,"王者香",可以理解为是供帝王欣赏的兰花,但孔子所谓的"半当为王者香",似乎是香者之王的意思,示幽贞雅淡,芬芳袭人,然调高和寡,独茂壑谷。
5、第一香:《广群芳谱》云:"兰无偶,称为第一香。"再没有别的芬香能与兰香并驾齐驱,因此它是独占鳌头,为第一香,又称"天下第一香"。
6、十步: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兰哇国香,清风远播,谓之"十步",则是讲在一室之室,幽香不绝。韩伯庸《幽兰赋》也记:"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故以"十步"作为兰的代称。
7、心馨:兰的馥香沁人心脾,舒畅愉悦,故谓兰为"心馨"。郝经《幽兰诗》:"猗兰郁幽姿,心馨忘目悦。"
8、轻重香:兰之香由清风送之,兰氛亦随风势微呈轻重之势,故以代称。唐太宗芳《芳兰》诗:"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二、以兰的色津特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丹颖:兰花有的呈红色,如《广群芳谱》中所列举的兰品种"赵师傅";"色紫,十五萼,初萌甚红,开时若晚霞灿目,色更晶明"。又如"马大同":"花头微大,间有向上者,中多红晕"。故陈有章《幽兰赋》:"开缃蕊而乍合,擢丹颖而何远。""丹颖"作为兰的别名。
2、朱蕤:蕤,花下垂样子。这也是兰花的红,陈子昂《感遇》诗其二"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在紫色的茎上突出了朱蕤,即快开花了。
3、红荣:红色的花。李白《赠友》:"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兰花经秋霜摧败,红色凋萎,花叶老去。
4、幽色:兰叶一般为深绿色,故幽色也成了兰的别名。唐代张九龄《感遇》诗共12首,多以兰、桂自喻,示坚贞不移、刚正不阿的品格。其一曰:"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唐代山水诗人韦应物也有诗句:"紫兰含幽色。"
5、四季常青。
三、兰的资态特征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静姿:杨万里五言古诗《题蕙花初开》:"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静姿"表现了兰蕙素静雅致的生态。
2、被径:古时水边长洲多有兰,故阮籍《咏怀诗》有"皋兰披径路"句。魏文帝曹丕也有"秋兰被幽壑"句,曹植也有"秋兰被长坂"句。可见秋兰生长是很繁茂的。
3、如美人:苏轼《题杨次公春兰》五言古诗,一开始就尽情讴歌:"春兰如美人,人采羞自献。""如美人"既赞其亭亭玉立之状,当然也含有贞洁纯净之质。
4、紫翘:兰叶上耸又自然弯曲,甚为闲适优雅。陈有章《幽兰赋》一开始就写此情状:"翘翘嘉卉,独成国香……,所以紫翘十步,名转九畹,自下并高,结根耸干,布叶愈密,重阳未晚。"
四、以兰的品性特点为兰的代称更多:
1、秀质:颜师古《幽兰赋》:"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一个"秀"字将兰品性概括无遗。梁宣帝《兰诗》:"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2、幽客:"幽"是兰的又一品性特点,幽色、幽香又生长在幽林、幽谷之中,故将兰称为幽客,可谓恰到好处,一语中的。《三余赘笔》记"张敏叔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兰为幽客。"这也将兰人格化了。
3、待女:兰为女子之挚友,兰闺、兰房、兰室、兰梦、兰兆无不与兰相连,兰也因此而显得芬馥奇特。《采兰杂志》载:"兰待女子同种则香,故名待女。"兰也有儿女之深情。
4、高标:兰的高风亮节向为人称道。宋代向子湮《浣溪纱》词上阙:"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淡更香饶,不将红粉污高标。"当然这里的"高标"似指高出于幽花的绿叶,但其含义却在赞美兰花风标灵秀的品质。
5、灵根:灵是兰的又一特质,不仅与秀质相联系,似乎也与郑文公妾梦兰生子的故事有关,故古人将兰又称为"灵根"。明代诗人兼画家文征明有七言律诗《建兰》:"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瓯东"今温州和闽东北一带,此为建兰的产地。
6、与善人居:将兰比作善人,也是一种美称。典出《孔子家语》:"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入室。"
7、馨烈侯:馨不仅指幽香,亦指品格的高洁。《清异录》载:"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这又是一个拟人化的雅号。
8、引凤雏:凤雏,指三国时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古人比兰为贤士凤雏,表示钦敬之情。唐代杨炯《幽兰赋》曰:"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自此兰又得一古贤哲士的名称。
五、以兰生长的季节、地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晴芬:这是指春兰,春日多雨,宜兰生长,如遇春阳,则幽姿勃发,深红浅白,更显千娇百媚之态。明代宋濂《兰花篇》五言古诗一开头就称颂:"阳和照九畹,晴芬滋青兰。"唐太宗《芳兰》五律诗也说:"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所以"晴芬"是兰的一个雅称。
2、继落梅:这也是指春兰。冬末春初,兰吐小芽。宋代杨万里《兰花》七律首联云:"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这里的"雪"、"冰"虽有色泽和素洁的含义,但也指明其生长的季节在梅花落时的春日。陈有章《幽兰赋》有"吐芬香于春阳"句,苏辙有《幽兰花》七绝二首,其一云:"春花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从此"继落梅"也成了兰的一个别名。
3、秋芳:兰有春兰、秋兰等品种,秋兰飘香于秋日。汉代郦炎:"秋兰荣何晚,严霜悴其柯。"晋代傅玄:"秋兰荫玉池,池水清且芳。"这些都是咏秋兰的。唐代诗人储克羲更说:"丛兰秋蝶多。"所以古诗中称"兰以秋芳","秋芳"成了兰的一个别名。
4、滋九畹:一畹为十二亩,"九畹"泛指地方大。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滋、树都是载种、培植之意。后人就把这种植地方之大作为兰的代号。
5、树百亩:同上一个出典,也成了兰的代号。
从以上语林辞海中,我们可以看到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如一个活跃的元素,可以与多种词素、词、词组结合,从而出现一个个新的词、新的成语,并从众多诗赋散文中,出现了一个个趣味横生、生动隽永的兰的别名,所有这些,就组成了我国语言文字中数量繁富、结构多样的"兰"族语词群,这是引人玩味、逗人情趣,又值得人们研究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我国的兰,包括兰乡的绍兴兰是如何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了人们观念形态的种种文化现象中。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人民币上的兰花
T.(4-1)龙字
兰花因其美丽的外形,低调的品质,被赋予了多种寓意。在我国,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T.(4-2)大一品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T.(4-3)银边墨兰
而在国外,兰花的寓意变得丰富,象征着活泼美丽、热情自信、友谊长存,也有用兰花表达自傲的意思,这里的自傲是褒义词,是表达清高傲气,但是不妄自尊大。
T.(4-4)大凤尾
中国邮政曾于年发行了T.《中国兰花》一套四枚,小型张一枚。这套兰花邮票以千百年来备受中国人民喜爱,且栽培历史悠久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为创作素材,设计者着力以中国兰花婀娜多姿的叶片,战胜严寒、傲霜斗雪的气骨,具有完整人格化的白色或绿色素心之花的名兰为基础,反映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民魂。
T.中国兰花
邮票画面精选中国名兰中的大一品、龙字、大凤素、银边墨兰,小型张选用红莲瓣精品兰花。票上配有诗文,整个票面的设计采用诗画搭配,草体书法,犹如兰画整体中的题款。不同姿态的兰花,配长短、诗意不同的诗,诗撷取唐、宋、明、清时代及朱德元帅的咏兰名诗佳句;T.《中国兰花》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名花的特点,就是十大名花邮票中唯一采用连票形式的花卉邮票。
T.M中国兰花(小型张)
从上述邮票看出兰花还是一种经济作物
兰花有多种花语含义,其最为人常知的就是高洁典雅的含义,可表示一种情操与品质。还有着优秀美好、坚贞不渝、深厚友谊和自信乐观的花语含义,是一种十分美好的花卉,可以选择将其送给适合的人,希望对方能像兰花一样美好。
1、高洁典雅
兰花一直被视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因此其就有着高洁典雅的花语含义。可以将其送给气质高洁生活优雅的人,代表对其高洁典雅气质的称赞。
2、优秀美好
人们常常用芝兰玉树来形容一个优秀美好的人,并且对于写的十分精彩的文章也用兰章来形容,因此兰花也就还有着优秀美好的花语含义,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人或者是事物。
3、坚贞不渝
关于兰花的花语是什么,其实它还有着坚贞不渝的花语含义,常常被用来表示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既可将其送给恋人表达对其爱的坚贞,也可用来表示一种对于理想的坚贞不渝。
4、深厚友谊
深厚友谊也是兰花的一种花语,其义结金兰的成语也是来源于这个花语含义。因此可将兰花送给身边关系亲密的朋友,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感情。
5、自信乐观
在外国兰花还有着一种自信乐观的花语含义,因为其独自开放带有幽香,并不畏惧恶劣环境,因此人们也常用其来代表自信乐观的人,可将其送人希望其自信乐观面对生活。
诚邀城市合伙人加入A8生活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兰属兰科植物全世界有多属多种,其中可供观赏的也有几千种。我国习惯将兰花分为两大类,即泽兰(称热带兰更确切)和中国兰花(简称国兰)。西方称中国兰花为东亚兰。日本人称中国兰花为东洋兰,洋兰为西洋兰。中国兰花花型较小,含蓄素淡,清雅高洁,多有幽香。
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地区,与我国相邻的越南、泰国。缅甸、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分布。中国兰花到底有多少种?据吴应样的《国兰精粹》称:“广义的中国兰花那应该包括所有生长在中国的兰科植物。其中包括多属多种。”通常人们指的狭义国兰有31种。目前国内较为广泛栽培的有春兰、莲瓣兰、春剑、慧兰。建兰、寒兰、墨兰七种。中国兰花之美在于多姿多彩的叶子和花朵,以及淡淡的幽香,更在于它那脱俗的神韵。我国是兰属分布中心,种类多,变异亦多,是兰花资源大国。千百年来我国名兰辈出,享誉东亚。在南宋的《金漳兰谱》和《王氏兰谱》中记载的兰花种类就有数十种之多。在清代昌盛时期,我国兰花大批被挖掘,贡品兰花就不下十多种,如玉沉大贡,银边大贡,龙岩十八开,十六罗汉,十三太保,巍山朱砂等。
点击上图春兰图鉴
中国兰花文化一
中国兰花文化二
中国兰花文化三
更多的有关于兰花视频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