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感秋寒。一叶知霜降。
霜降一到,树上的叶子该黄的没命地黄,该红的没命地红。秋景最美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秋风。今天看还是数树深红出浅黄,明天再看,也许就变成了风吹树叶满地黄。地上厚厚的落叶踩上莎莎作响的欢快,难以抵消看见枝条秃成了素描线条让人心凉的滋味。
读秋画秋赏秋景,得跟秋风赛跑才行啊!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是为霜降。
既然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那就好好看看秋景算是就此别过。
一大早来到公园,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果真是天气越来越凉,叶子越来越黄。任脚步把自己带到熟悉的牡丹园时,惊喜地发现一层霜白投在叶子上,顿觉心里汩汩地往外翻腾着不知是遐想还瞎想。
古往今来,人们抗拒寒冷却偏爱与霜相关的辞藻。
霜菊霜叶霜根。霜草霜月霜白。
如果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让人惊艳中尚且感到暖意,那么“露华忽变霜阵”“万竹排霜仗”就有些寒光凛冽。
细细回味,一层霜白,薄沙一般给大地上穿上霜衣或者投在叶子上镶上一圈霜边,的确高冷。难怪在形容表情中“冷如冰霜”算是达到高冷的极致。
霜降一到,城市里的人格外躁动钟情的只剩下养生,说来也是,从朋友圈发个吃食引来点赞无数,就能窥探到人生果然是——唯美食不可辜负。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在这句真理一般的民谚指导下,无数吃货选择了向传统文化致敬最直接的方式——喝汤的喝汤吃肉的吃肉,最简单的也不忘吃个柿子。向来善于因陋就简的我,突然之间也想起小林半个月前寄来的柿子就摆放在窗台上,日出日落假装仍在田野里,也已经红艳到完全成熟。想到也许今晚就有一枚软了能吃了吧时,立刻有了一种要砸吧嘴的冲动。
其实与农事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是一个极为特别的时间点。千年农耕文明的经验结晶中,在霜降这个节气中也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北方,霜降时节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分水岭。
就我的老家万荣而言,至少有三种作物的收获要以霜降为界:县东的鞭杆葱、柿子要在霜降之前完成采收。有农谚为证——霜降拔葱,不拔就空;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土地上劳作的人们之所以格外重视遵循节气而劳作,是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违背了自然规律,惩罚就在眼前——如果大葱无法储存、柿子不能旋成柿饼,那一年的忙碌最终会落空。
但对于县西的果农而言,地里的苹果一定要等到霜降之后再采摘。让苹果在枝头上等待霜降来临,是确保冰糖心形成的时间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霜降,是万荣苹果举行“成人礼”的关键时刻,自然也是万荣苹果快乐的秘密所在。
说起来我对节气变化与农作物成长关系的北京哪里有白癜风专科医院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