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治愚扶志心相连
——武警部队积极参与
打赢脱贫攻坚战之文化扶贫
文化扶贫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事实表明,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作用外,更与贫困地区群众知识贫乏、观念落后、视野狭窄、思维陈旧密切相关。在扶贫工作中,武警部队广大官兵积极发挥文化的力量,用先进文化帮助贫苦地区群众革除贫困文化、改造价值观念、丰富文化生活;围绕扶贫工作的长远效益,狠抓助学环节,让孩子们掌握知识、树立意识、远离贫困。强有力的举措,筑牢了文化之基,补足了广大群众的信仰之钙,把住了脱贫发展之舵,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有人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次新时代的长征。也有人说,帮助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是艰巨中的艰巨、硬仗中的硬仗、攻坚中的攻坚,就像当年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武警部队官兵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发挥文化引领思想、浸润灵魂、振奋精神的作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往深里抓,往实处落。他们与各族群众情相融、心相连、手相牵,在攻坚拔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征路上,“突破腊子口”“征服娄山关”“翻越六盘山”,用青春汗水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新时代之歌。
用文化引领思想
——真诚播撒信仰的火种
江西,中国革命的圣地;南昌、井冈山、瑞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大摇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故事。
然而直到前些年,一些革命老区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贫困。
“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流淌着红军血脉的江西总队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部队文化优势,让信仰的火种在贫困群众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曾几何时,赣州市定南县龙塘镇长富村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这个村地处偏僻、信息闭塞,一些村民好逸恶劳、坐享其成,“只会伸手不会动手,倚着墙角晒太阳,蹲在墙根抽旱烟”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江西总队主动与长富村开展文化共建,在帮助村里兴建集农家书屋、文化展览室、老年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楼的同时,多次组织村民代表赴赣县等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见学,帮助群众改变落后观念、剔除不良习惯、激发致富热情。经过不懈努力,长富村一改旧貌,先后兴办起幼新电子厂等7家企业,涌现个体私营业主近60名。村里游手好闲的人少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就连赌钱赌了大半辈子的村民黎三宝也金盆洗手,到村里的药卉基地当上了苗木工人……长富村村委会主任黎元冬激动地说:“多亏了人民子弟兵,才有了我们村今天的好日子!”
这些年,武警部队不断创新文化扶贫的路子,宁夏总队开展了红色文化进网络、进课堂、进寺庙、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八进入”活动;贵州总队将党的扶贫政策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各扶贫村镇巡回演出;云南总队定制“文化套餐”,引导群众脱贫先立志、脱贫先治愚、脱贫先祛旧……
在许多贫困地区,愚昧思想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内清除。
“西轴村真正穷,一天三顿喝稀粥,稀粥喝完没得喝,只能喝那西北风……”这段顺口溜曾是人们对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轴村的形象描述。
数年前,隆德县30多户贫困农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移民搬迁到大武口区西北轴承厂旁,新建的村子由此得名西轴村。由于文化水平低,许多村民认为贫富贵贱由天注定,因而烧香拜佛、求神赐子、占卜吉凶等迷信活动在村里极为盛行。鉴于村里的现状,石嘴山支队派出文化宣传队,一边开展“远离身边的歪理邪说”“学党的创新理论、做科技致富带头人”等主题宣传活动,一边开办文化夜校,在点滴灌输、悉心点播、深入引导中帮助群众远离迷信,相信科学。
如今走在村里,再也看不见求神拜佛的情景。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引人注目,一条条新修的灌溉水渠纵贯田间,一张张黝黑的脸庞洋溢着欢乐与幸福。说起村里的变迁,一位回族老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祈福要祈党的福,记功要记武警的功!”
靠文化浸润民心
——真情构筑幸福的家园
新疆,民族众多、文化灿烂。然而在这块土地上,仍有一些群众的生活水平处于标准线下。新疆总队党委“一班人”认识到:社会要进步,离不开文化;群众要脱贫,文化是主导力量。
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依麻木乡汗代克吉然村是一个贫困村,村里条件差、治安乱,整个村里死气沉沉。
阿克苏支队积极与汗代克吉然村开展文化共建。为把群众组织起来,他们组成了由支队党委“一班人”挂钩的文化扶贫工作小组,指导所属中队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出台文化扶贫工作意见,做到办公有场所、活动有场地、人员有落实。
很快,基层党组织以开展文化宣传、赠送图书画册、表演文艺节目等方式,把时尚文化元素融入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组织播放维吾尔文版党的创新理论辅导片、新农村建设录像片,为村里送去了一个个文化新产品。
几年下来,汗代克吉然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本脏乱的村子变得整洁有序,连年被县里评为先进示范村。
群雁高飞头雁领。村干部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影响着群众同圆小康梦的进程。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去年10月13日,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听到武警官兵演唱的习总书记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不禁热泪盈眶。
年3月,习总书记视察张庄村。申学风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时,村容村貌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变。
河南总队积极与张庄村开展共建,先后拿出多万元帮助村里建设文化广场、美化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活动。他们还采取书记帮带的形式,多次邀请申学风到军营参观文化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学习体会,帮助他提高文化水平和文化脱贫能力。
几年下来,申学风不仅带领村民打了翻身仗,村里人均年收入由元增至元,全村群众的文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官兵的演唱一结束,申学风即兴讲话:“作为村支书,我要像骆驼一样负重前行,像牛一样埋头苦干,像领头雁一样带着大家一起高飞……”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文化载体,近年来如同一只只承载着脱贫攻坚重任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武警部队积极拓展扶贫的路子,借助科技文化手段帮助各族群众搭上互联网快车,驶上幸福路。
“我家养的50多只羊可以卖了,请帮忙在网上平台推销……”前段时间,驻西藏的黄金十一支队一中队藏族警官洛松收到扶贫对象、浪卡子县查布村村民发来的 查布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通联信息不畅,盛产的虫草、雪莲花、当归等名贵药材以及养殖的山羊、牦牛等找不到市场。
洛松主动走进村民巴桑次仁的家门:“我们可以试着帮你在网上销售药材、土特产……”征得同意后,洛松把巴桑次仁家的特色产品挂到网上,很快见到了成效。
一石激起千层浪。支队党委“一班人”受到启发,决定在帮助乡村建设网吧、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借助“萤火虫”公益平台为当地群众推销农产品。支队为此多次组织技术骨干开展网络技能培训,帮助藏族群众掌握网络知识。
如今,把手绘唐卡、藏族服饰等文化产品搬到网店上销售,已成为支队帮扶村的一个特色。在具巴村,手工制作银饰的艺人开办网上“银饰加工点”,月收入由百余元上升到千余元。在曲措村,一些村民把手工艺品、农产品信息挂到网上,拓宽了销售渠道。在新巴村,村民通过网络打广告做宣传,兴办的家庭旅馆、农家乐生意兴隆。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武警部队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帮助大量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在各族群众心中荡起了一股股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春潮。
以文化点燃希望
——真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十二样的藤呀,你说哪一样最长,我说什么都比不上武警亲人的情谊长……”年12月14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瑶山深处的“武警红瑶春蕾女童班”里传出悠扬动听的歌声。熟悉女童的人们知道,这首歌已传唱了20多年。
25年前,柳州支队士兵何方礼与部队驻地附近的红瑶群众结下不解之缘。25年来,何方礼通过自己的助学行动改变了红瑶人“女不读书”的习俗,帮助大瑶山里的名贫困女童圆了读书梦。如今,已成为支队政委的何方礼仍然坚持着助学行动,被八桂大地的各族群众称赞为“阳光政委”。
在祖国东西南北中,还有许多像“阳光政委”这样的武警官兵,用爱心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托起明天的希望。
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克木村村民罗尔布是个木匠,前些年因家中修房子欠下外债,15岁的大儿子洛绒扎巴便有了外出打工为家里挣钱的念头。
了解到扎巴喜欢画画,时任四川总队甘孜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的李进良主动找到罗尔布做工作:“孩子有特长,不如送到炉霍唐卡艺术班学习……”
炉霍唐卡艺术班是当地政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办的一个唐卡绘画艺术班,不仅免收学费、包吃住,还对残疾人、特困农牧民和孤儿实施生活费补贴。
最终,罗尔布决定将儿子送到艺术班。得知消息后,洛绒扎巴高兴得跳了起来:“是武警叔叔让我有了一个美丽的梦,还为我铺了一条实现梦想的路……”
长期以来,资助失学儿童已成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工作之余、探家途中、军训间隙,官兵都在想着如何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失学儿童。爱心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大地,浸润着孩子们的心,托起一个个明天的太阳。
那天上午,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干事杜万里收到贵阳电子商务学院学生余周芳的 年7月,家住贵州省兴仁县民建乡打烂碑村的余周芳突遭变故:父亲因被坏人利用做出违法事情,被判有期徒刑17年。母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留下只有3个月大的余周芳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余周芳10岁时,奶奶因病去世,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她只好辍学在家……
兴仁县中队官兵闻讯后主动找到余周芳,伸出援手帮助她重返校园。此后10年,中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接力却从未间断。
“年9月10日,元钱,1个书包……”“年5月30日,1元钱……”“年8月20日,0元钱,2桶食用油……”余周芳的日记本上,清晰地记载着官兵们资助她的每一笔钱物,为她奉献爱心的有11名干部、名战士。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余周芳来到中队,眼含热泪对武警官兵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毕业后也要成为你们这样的人。”
在贫困地区,每帮扶一名孩子上大学或就业,就意味着种下一粒脱贫致富的种子。
“卖饼可以挣钱,卖面也可以挣钱,读书却挣不来钱……”在属于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麻尼寺沟乡寺庄村,由于村民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
“在森林总队帮扶下,村里建起第一所幼儿园、第一个春苗图书室、第一个电脑学习室……”寺庄村党支部书记拜林时介绍。这些年,甘肃森林总队官兵坚持从娃娃抓起,帮助寺庄村走出一条教育脱贫的康庄大道。
那一年,得知村里没有幼儿园,总队筹资32万元,官兵自发捐款12.7万元,为该村建成了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全部免费入园。去年,总队官兵为幼儿园捐赠了一架钢琴,还配置了电脑、液晶电视、室外和室内儿童活动设施,为孩子们打造了“多彩课堂”。
如今,村里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园长梁国娟激动地说:“这在过去不敢想象,山里娃享受着城里娃一样的教育。”为感谢人民子弟兵,村民们将幼儿园命名为军民连心幼儿园。
截至目前,武警部队援建的一所所武警希望小学已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官兵广泛参与的“1+1”“1+2”助学活动,已帮助相当数量的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无论是在偏远艰苦的边疆,还是在深度贫困的山村,哪里有贫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武警官兵的身影。他们用文化扶贫的生动实践赢得群众信赖和尊重,涌现出一个个广受赞誉的“穆斯林的亲人”“人民的兵巴郎”“为民服务的雪域雄鹰”。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形象:心为国分忧,肩为党扛枪。
作者:宋亦兵、雷铁飞
(田胜平、周勇敢、姜永安、邹清明、翟晓伟、马国贞、刘文举、张银博为稿件撰写提供素材)
你可能还喜欢
1、微视频《答卷》
2、
所有人你有多少天没牵妈妈的手了?
3、火场上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4、“人民武警”的粉丝们,这里有一封给你的邀请函
5、武警小姐姐们的祝福终于来了!!!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图片监制:刘海山
主编:王文、魏国荣编辑:冰晶、化炜、别特、梦园、马帅、达舟邮箱:wjxinmeiti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迎专家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