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享
九州
一份与众不同的电子杂志
承接处暑,陪伴四季,读享九州
白露卷首语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到天清月冷时节。
“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正处夏、秋转折关头,气温日际变化大,暑气渐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节令至此,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用“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来形容尤为贴切。
春秋为一载,果不其然。春有芬芳,秋有姹紫,白露则为爽秋之分节。怎不令人爱?
同为秋美,身处闹市与居于乡野,意趣自然大相径庭。倦于快节奏生活的作家晏屏,毅然回归奶奶的故乡——南溪。用笔记录下了,这个“世外桃源”之中的白露之美。
她在《白露节的水晶冻》一文中写到:“在南溪,风、雨、树、花、叶每时每刻都在用变幻的姿态提醒我万物的变迁。比如我日渐感到凉意时,突然就看到草丛上不再是透明的露珠了,而是一层淡淡的洁白晶莹的东西。我向田间走去,秋收后光洁的田里,像镀了层银粉,被朦胧的水汽笼罩着,兼有水墨的浓重与工笔的细腻。芦苇和野草枯萎、干瘦,坚定地昭示着蒹葭苍苍的意境。临高而站,衣袖被风鼓起,清风满袖。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
在自然中,时间的流转,季节的交替,用我们的身体即可察觉体味得到。
这不仅是所处环境的变换更显,而更在于我们触觉变的更加敏感、内心更加安静。如此,别无他原。
不同的节气人的感受有所不同,所以在相对应的节气里,应找到和身体对话的恰当方式。
秋天,它就是一个结实累累,众生喜悦的季节。《易经》毫不迟疑地用“兑”卦来象征秋,定然是源于古人对秋天的深刻认识。而“兑”通“悦”,含有欣喜、喜悦之意。
当此时节,万物自将随之由荣而弱。
不过,此皆自然,心若静在,自能随时而转,不为夏喜,不为冬伤。白露之时,是为之记。
《读·享
九州》编辑部
年9月7日
书影
……
欢迎扫描下方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看白癜风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