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古代打仗几万几万的死人,可那么多尸体都去哪儿了呢?在古代,大型战役结束后,死亡人数最多的时候能够达到几十万。于是战争就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打扫战场,古人是如何打扫巨量的尸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其中一种光想想都让人吃不下饭的。
第一种挖坑掩埋
这是古往今来战争中对战死者的最常规的做法。战争结束后,战胜了一方或者其他官方民间机构对战死者进行分别的掩埋,一般战胜方的战死者都会得到较为隆重的对待,将领和普通士兵大都可以单独立墓葬。而战败方的战死者一般都挖一个长条大坑,将尸体都扔在一起也掩埋,有秩序的埋葬,也有杂乱无章的掩埋。少数的战败方的将领会被单独埋葬并立碑,以表对对方的尊重,再加上土葬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瘟疫,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大都是主要以这种方式处理尸体。而说起挖坑掩埋尸体,就不得不说说历史上有名的坑杀,只是真正义上的坑杀可不是电影中挖个坑,把人踹进去活埋了。
而是采用诱杀的手段,先安抚战俘们紧张不安的情绪,从思想上腐蚀掉他们的反抗自信,让他们相信只有坚定不移的服从你的命令,才会有一条活路。这个时候就可以将这些人分割开,最后分批次的秘密处决,而等他们意识到这一现实的时候,已经为时一晚,这样一来,杀战俘其实是一种偏向心理层面的技术活。比如历史上最出名的白起坑杀赵国40万的战俘,史记中曾这样记载,长平之战中赵国军败之后,为了防止赵军反复为乱,白起不得不将这45万战俘斩尽杀绝。而在史记记载的原句是‘‘乃斜诈而进坑杀之。’’坑是坑的一体字,表示坑害、地洞、陷阱、往下引申有蒙骗陷害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你是不是在坑我?我不是说你是不是在挖坑埋了我,而是说你欺骗了我,所以历史上一般将坑杀这个词用作谴责贬义词。
第二种,将尸体上的首级、耳朵,鼻子收割下
古代在战争结束后,士兵们为了显示自己取得的战功,一般会将对方的首级、耳朵、鼻子和手割下来,作为军功上报。军队中有专门的勘验的军官和士兵,等到这些部位被登记完成后,就会被处理掉了,一般都是将其集中起来掩埋或者焚烧。有时一些君主为了彰显武功,会将战争中被杀士兵的首级集中展示,然后集中掩埋。战争中战败一方的士兵的尸体大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一个是因为在作战过程中缺失,另外一个就是战争双方都将人体部位作为军功的证据。
第三种,熬制灯油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一同被掳往了北方,黄冀曾经撰写了一部书《南烬祭文》这里记载了一件很特殊的事情,金人将宋徽宗炼成了灯油,宋徽宗死后,金人将他用火烧一段时间之后,扔进了一个盛满清水的大坑中,让人体中的油脂自己浮到水面上,将人油提取出来当做点灯用。从金国人如此熟练对敌方皇帝尸体的操作来看,金人用死者熬制灯油由来已久,很多战死者的尸体可能都被熬制成灯油来处理了,更有甚者还会挖掘坟墓。元朝灭南宋之后,元朝佛教江南释教都总统杨廉真家来到江南,挖开了南宋帝陵,将死去的宋理宗拖出坟墓,宋理宗的尸体为了防腐而灌注了不少的水银,元人将宋理宗的尸体倒挂在树上,将水银全部倒出来之后,将宋理宗的脑袋砍下,给其镶嵌上金银和珠宝,制作成佛教法器嘎巴拉碗,也有人说是作成了供杨莲真加他喝酒的酒杯。
第四种,焚烧在信奉鬼神的古代
焚烧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做法,古人认为应该保持身体的完整,才对得起先祖和父母。如果在战场上你把人家身子都烧没了,家人该如何祭拜呢?亡灵又怎么会安息呢?所以尽管焚烧能够很好的避免尸体腐烂带来温疫的问题,但人们依旧将焚烧尸体当作是一种羞辱,甚至是刑法。战争后将敌人的尸体焚烧殆尽,已经是对敌人的一种侮辱。
第五种筑京观
什么是筑京观呢?及时战胜了一方,将战败一方的阵亡者尸体堆积在大陆的两侧,然后用泥巴把这些尸体夯实,堆成一个个大金字塔的土堆,这些土堆被称为京观五军。主要是让敌对方百姓和士兵们看到,起到威慑对方的作用。为什么要筑城塔形而不就地掩埋呢?原因只有一个,挖坑效率太低了,尤其是在战国前期,铁器却还被大规模普及,之前挖坑基本靠刨,不管是手刨还是工具刨,不管是自己挖还是俘虏挖,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在战场上是绝对不允许的,先将其杀死,在筑城土堆就容易的多,在战场上高高筑起的新观,是对虎视眈眈的敌国最好的震慑,也是昭告天下,自己兵强马壮最好的证明,所以这种方法也一直被沿用。
最后一种,也是最恶心的一种,以人补,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充当军粮
你没听错,就是吃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直不乏吃人的案例,而在战乱连天的年代,百姓们流离失所,根本无法进行耕作。军队中军粮筹不齐,那些所谓的掌握百姓生杀大权的上位者们,便将百姓以及战后士兵的尸体作为粮食充当军粮,他们以战死者的尸体的某些部位为食物,这样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唐朝末年的蔡州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被黄巢击败后,投降黄巢,后背朱温击杀,他的军队之中,由于缺少军粮,尤其是肉食,他不但利用战死士兵的尸体,还经常屠杀百姓,用盐将尸体腌制成肉干,已被军队中所用。在比如隋末唐初大唐的掘墓人朱灿,他率领着自己的20万大军,如蝗虫过境般,走到哪吃到哪,将抓到的百姓和不服从他的人像牲畜一样圈养起来,跟随军队行走,随取随用,随吃随杀。之后更是在军中成立专门烹饪人肉的厨师。将人肉分为三六九等,婴孩和年轻女子细皮嫩肉为上等,男人的肉次一等,老人的肉又瘦又柴最次。他时常在军中大开人肉宴,心中也丝毫不见任何的罪恶感,这样的习惯,可见朱灿的军队的吃人数量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