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过的山乡,是一种味道
四季风来味不同
在山乡,白米细面是乡亲们的家常便饭,五谷杂粮却成了城市人的追求奢望。每有城市人来,乡亲们总是热情招待,端出最拿手的菜肴,分享村里的美景,让人感受到繁忙都市中少有的温情和惬意。
年1月,“乡情久久·温暖——我在富春山乡有个家”活动启动,洞桥镇共计收到户农户的申请。根据每一户的庭院环境、接待条件、厨艺特长、接待礼仪、特色体验等内容评选出为富春山乡、营地之乡代言的一百户家庭。
这些农户中,有的庭院美丽别致,有的擅做手工艺品,有的烧一手好菜……
今天小编向您隆重介绍其中四组家庭......
??????
徐一丰家庭与斫琴的故事
隐于洞桥集镇的斫琴师
邀您一起体验慢生活
集镇是洞桥镇最热闹的地方,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在这样的闹市中,却居住着一位会做古琴、弹古琴的“隐士”——徐一丰。他说,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是为了多交朋友,邀请他们来家里做琴、弹琴、喝茶、吃素食,享受慢生活。
因为朋友的一次到访,开启了他制作古琴的生涯。从小就对古琴情有独钟,再加上徐一丰的父亲刚好是木工,所以他从小就会木工活儿。
一年斫一琴
静心且养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一丰从正在进行“三改一拆”的文村村购得一块多年的木材,与朋友一起临摹着现有的古琴,捣鼓了近一年才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台纯手工古琴。
据徐一丰介绍,纯手工古琴的制作周期为两年,木材选取要求高,采用大漆制作,黏合度好,共振更有效。
喜欢慢生活的你,不妨来这里“认个亲”,在这座闹中取静的房子里,闲时弹琴品茶晒太阳,有兴趣的可以跟徐一丰学习制作古琴。
华金福家庭的良好文化家风
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邀您带小孩来看书读报尝小吃
贤德村是杭州地区第一个状元施肩吾的故乡,白墙黑瓦,古朴气息浓厚,并复原了洗砚池、叶家私塾等景观。华金福一家,就住在这文化氛围浓厚的贤德村。
71岁的华金福,在贤德小学当了36年的人民教师,言传身教,培育了一家人热爱文化、热爱学习的良好家风。年重新装修后的老屋焕然一新。茶几上,摆放着《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书籍,电视柜上还放着许多报纸。华老伯说,孙女10岁就已经考取钢琴十级资质,现在孩子住富阳城区,家里闲置的钢琴可供来玩的小朋友弹奏。
求真尚美砺志笃行
特色小食味道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华老伯的老伴陆根仙善做各类特色小吃。玉米粿;南瓜饼,地里采来的当季南瓜制作,甜度适中,油炸后外酥里糯……不仅受到一家人和邻里的喜爱,更获得了儿子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
钱颂英家庭的那一亩菜地
家有一亩菜园
邀您参与亲子农事劳作体验
钱颂英家就是年8月第一批入选农事体验点的家庭。
走进钱颂英家,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房子侧面约一亩地大的菜园,瓜果蔬菜排列有序地生长在地里,即使是冬天,也生机盎然。“我们家适合孩子来体验农事。”
“小小农夫”欢乐多
体验农耕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钱阿姨介绍,每次有城里的孩子来,她会先带孩子们参观农居房的结构,然后去菜园子里认识各类蔬菜、水果,再根据时节,带孩子们从事下种子、种菜、浇水或收获果实等农事活动。
徐建芳家庭的小小植物园
丈夫爱兰妻子爱多肉
一起来逛小小植物园
徐建芳家的菜园不大,却特意开辟出一个种植多肉的阳光棚区域。绿中带紫的紫玄月和圆润可爱的佛珠悬挂在半空中,垂下的枝条随风摇曳,霜之朝等盆栽养殖的品种,陈列在一个多层架子上,展现各自的美态。
去年3月,有营地的学生来家里参观,她还用鸡蛋壳作为容器,教孩子们种多肉,备受孩子们的喜爱。
此外,菜园一侧的蓄水池、庭院各条道路两侧以及门口也都摆满了兰花,形态各异,是徐建芳的丈夫方建强从山上自己挖回来的。除了多肉植物和兰花,徐建芳的菜园也独具特色,紫青菜、水果萝卜等是徐建芳网购来的,村里没人种过这样的品种。
小可爱小肉肉
蕙心兰质
擅长并热爱种植各类植物的徐建芳,通过参加这个活动,希望可以跟更多爱多肉、爱兰花的朋友交流,也希望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多关于多肉的知识。
斫琴师、老教师
农事体验师、多肉种植师
……
洞桥山乡人家发出邀请函
—END—
来源于富阳日报
编辑:沈超悦
终审:蒋祖云金一鸣
fywljt
富阳文旅
富阳文旅集团
●是富阳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主力军
●是富阳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是富阳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的主平台
联系我们:-官方微博:
富阳文旅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