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森林报绝对是震撼人心的名篇佳作

第五章冬

银装素裹

NO.10银路初现月12月21日到1月20日太阳进入摩羯宫

12月,冰雪在大地上铺出了漫无边际的冰板。12月是一年的末尾,而冬季则是从这个月开始的。

现在,已经没有水的事情了,就连汹涌的河水都被冰封锁住了。大地和森林盖上了棉被,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背后,白昼一天比一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长。

积雪掩埋了多少事物啊!一年生的植物按照节气长起来,开花了,结果了,然后枯败下来,它们重新回到初始状态,归为泥土。那些无脊椎的小动物,也都按时令过完了它们的一生,化为了尘埃。不过,植物留下了种子,动物繁衍了后代。到了一定时候,太阳又将用热吻唤醒它们,就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唤醒公主一般。

太阳是无所不能的,它将从泥土里重新创造出生命来。而那些多年生的植物和动物们呢,它们有办法保护自己,让自己平安地度过漫长的北方冬季,静候春季再次光临大地。不过要知道,12月的冬季,还没完全展现它的威猛和冷峻呢!

太阳还是要回到人间的。那时,生命都将复活。

眼前,得把冬季挺过去。

冬天的书

整个大地都均匀地铺上了皑皑白雪。如今,田野和林间空地就像一本摊开的大书的书页,平平整整,干干净净,没有一丝褶皱。若是此时有谁从书页上走过,就会写上“某某到此一游”,提醒人们这行字是谁留下来的。

白天下了一场雪。雪刚一停下,写在雪地上的字就不见了,重新变成一张洁白的书页。

早晨,你来看这雪地,会发现洁白的书页上印满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符号:有杠杠、点点、逗号,还有删节号。这表明,昨夜有森林居民来过这里,它们在这里走动,蹦跳,干过不少事。

是谁来过这里?它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大家要赶在另一场雪到来以前,分辨出这些符号,破解这些神秘的字符。不然,等到大雪降临,眼前又是一页白纸了,仿佛是谁把书翻了一页。

各有各的读法

在这本冬书上,每个林中居民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各有各的笔迹,各有各的字符。人们只能用自己的眼睛来分辨笔迹,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然而,动物可是跟人不一样,它们能用鼻子嗅。就拿狗来举例子吧,狗用鼻子闻闻冬书上的字,就会读到“这里有狼来过”,或是“刚才有只兔子跑过去了”。

走兽的鼻子非常灵敏,它们不会读错的。

怎样写字

大多数走兽是用脚写字的。有的用五个脚趾写,有的用四个脚趾,有的则用蹄子书写;也有拿尾巴当笔的,用鼻子来写的,用肚皮写的。反正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书写方式。

鸟类们也是用脚和尾巴来签名的,当然也有用翅膀来签名的。

正体字和花体字

森林通讯员已经学会了阅读这本冬书的本领,他们会从里面读出各种各样的故事。这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要正确地读出来并不容易,因为有的森林居民很狡猾,它们签名的时候不会那么规规矩矩,常常耍些花招。

灰鼠的字迹很容易辨认,也容易记牢。它在雪地上玩跳背游戏的时候,短短的前腿撑住地,长长的后腿向前伸远,同时大大地叉开。因而,前脚的脚印就小小的,排印出两个圆点,而后脚的脚印仿佛两个小手掌伸出修长的手指头。

野鼠的字迹小是小,但简明易认。它是很有心计的,从雪底下爬出来的时候,往往先绕个圈,然后再朝它要去的方向快跑,或者回到自己的洞里。这样一来,雪地上留下了一溜儿的冒号,冒号和冒号间的距离是一般长的。

鸟儿们签下的字,就拿喜鹊来说吧,也很容易辨认。它的前脚趾在雪地上留下“十”字,后面的四个脚趾头留下一个短短的破折号;小“十”字形的旁边是翅膀划下的弧形,好像手指印似的。

这些签字笔迹都是工工整整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印迹表明一只松鼠从树上爬下来,在雪地上蹦跳了一阵子,又回到树上去了;这印迹表明一只老鼠从雪底下钻出来,兜几圈,又回到雪底下去了;这印迹表明一只喜鹊落下来,在积雪上跳一阵子,尾巴在雪地上抹一下,翅膀在积雪上扑一下,随后就飞走了。

而狐狸和狼的笔迹,你倒是可以去认认看!如果你没有在雪地上看字迹的经验,会很快被弄糊涂的。

小狗和狐狸,大狗和狼

狐狸的脚印很像是小狗的脚印。它们的不同在于,狐狸把脚掌收成一团,几个脚趾头紧紧并拢。

狗的脚印则舒展在雪地上,因此,它的脚印就浅一些,不那么清晰。

狼的脚印很像是大狗踩上雪地的。它们的差别也不大:狼的脚印比狗脚印长一些,略微匀称些;狼前脚掌和后脚掌之间的距离,比狗大一些。狼的前脚掌踩在雪地上时往往并在一起;狗仅仅是脚掌上的小肉疙瘩并在一起,紧紧合拢;而狐狸的前脚趾都是分开的。

狼留下的一行行脚印,辨别起来非常有难度,因为狼总要把自己的脚印弄乱,留下谜团。狐狸也是这样的。

狼的花招

当狼一步步向前走,或者一路小跑的时候,它的右后脚总是丝毫不差地踩在左前脚的脚印里,左后脚也总是分毫不差地踩在右前脚的脚印里,就像精确计算过一样。因此,它的脚印在雪地上总是拉出一条笔直的线,好像有一条直直的绳子系在那儿,它是沿着绳子或走或跑的。

当你看到这样一行脚印的时候,会读道:“曾经有一匹身强体壮的狼从这里走过。”

如果真以为如此,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串脚印说明:曾经有五匹狼从这里走过。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只狡猾的母狼,后面跟着一只老公狼,最后面还跟着三只小狼。

在它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后面的狼总是能准确无误地把脚踩在前面那只狼的脚印上,而且踩得丝毫不差,完全吻合。人们看了这些脚印,绝对想不到这是五匹狼的脚印。

要想成为一个善于在银砌兽径上追踪兽迹的好猎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眼力。

树木越冬

严寒会把树冻死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一棵树整个儿冻透了,连树心都结了冰,那树就无力回天了。在我们这里,如果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而又很少有雪,就会冻死不少树,其中大部分都是小树。

好在树木有御寒的本领,它们有不让寒气深达内部的妙招,否则所有的树都要被冻死,一棵不剩。

树木在夏天积蓄了过冬需要的能量,冬天一到,它们就不再汲取养分,不再生长发育,把能量浪费在繁衍后代上了。它们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

树叶呼出大量的热。因而一到冬天,树木就丢掉叶子,把热能储藏在自己体内。而落到地上的树叶呢,会开始腐烂,发热,这对娇嫩的树根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它不会被冻坏。

树木御寒还有它们的高招呢!每一棵树都有一副铠甲,以此保护植物的肉质层不受寒冬的侵袭。树干和树枝的皮层下分布着木栓组织,木栓不透水,不透空气,可以不让热量挥发。树的年龄越大,它的木栓层就越厚。因此,老树、粗树比小树耐寒。

树木抵御严寒的装备不只是铠甲,如果铠甲也被严寒穿透了,那么它就会分泌出一些化学武器。冬季到来前,树会在树液里积蓄起各种盐分和淀粉,它们具有很强的御寒能力。

树木最后一道防御严寒的设备,是松软的雪被。人们都知道,在多雪的冬天,白雪像一床硕大无比的鸭绒被,把森林覆盖起来。树木只要有了雪层防护,就是再冷的天气也不怕了。

不管严寒的冬天有多残暴,也摧毁不了北方的森林。苏联森林的树木都是好样的,它们能抗住一切暴风雪的袭击!

雪底下的牧场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广袤无垠的大地一片白色,积雪堆得很深。一想到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地上苦寂无比,除了雪还是雪,花朵凋谢,草木枯萎,此时你一定会感到闷闷不乐。

人们常常这样想,还这样安慰自己说:“唉,事实就是如此!反正一年四季总是这样交替的,大自然一向这么安排的!”

其实,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还实在太少!

今天,天气暖和,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我借着这个好天气,穿上滑雪板,一路滑到我的小牧场去,准备把这块小试验场上的积雪清除干净。

雪很快就被清除干净了。冬日里的温暖阳光照耀着整个牧场上的花草。它温暖着一簇簇紧贴着冰冷地面的嫩绿小叶片,照亮了刚从枯草下面长出的、娇嫩的叶尖,照亮了被积雪压倒在地的顽强的绿草。

在这些植物当中,我看到了一棵毛茛。冬天降临以前,它一直在开花,现在雪底下的它保全了所有的花朵和花蕾,它们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春季的到来。它们连花瓣也保存得完好无缺。

你们知道我的小试验场上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吗?我在这里一共种植了62种植物,如今,其中有36种仍然是绿色的,还有5种正开着花呢。

你还能说在冬日里,我们的牧场上既没有花,也没有草吗?

■尼·巴甫洛娃

林中故事

这里发生的几件林中故事,都是我们的森林通讯员通过白雪皑皑的野兽路径,推断出来的。

一知半解的小狐狸

在林间空地上,小狐狸发现了几行老鼠留下的“小字”。

“哈哈!”它心中暗想,“这下我可要美餐一顿啦!”

可是,冒失的小狐狸没用鼻子好好“念念”这些字,弄清到底是谁刚才到这里来过,它只草草地看了几眼,就轻易得出了结论:噢,脚印是往那边走的,一直通到灌木丛那边。于是,它悄悄地向灌木丛走了过去。

它看见雪地里有个小东西正在蠕动,它长着一身灰不溜秋的皮毛和一条小尾巴。小狐狸走上前去,一把就把这个小家伙扑倒在地,狠狠地咬了一口。

“呸,呸!真是恶心死啦,太反胃了!”小狐狸刚咬一口,就赶忙把口中的小兽吐了出来,跑到旁边吃了口雪,想用雪来去除嘴里的味道。那味道可真是太不好了。

这么一来,小狐狸的早饭只能泡汤了,它白白咬死了一只小兽。

原来,这只小兽不是老鼠,而是一只鼩鼱。

它远远地看上去像老鼠,走近些,却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鼩鼱的嘴脸比老鼠长很多,它的脊背总是弓起来的。它以吃虫子为生,跟田鼠和刺猬是近亲。凡是有点儿经验的野兽,都不会去碰它,因为它的味道像麝香,吃到嘴里很恶心。

恐怖的脚印

森林通讯员在树木下发现了一串脚印,脚印很长,看了简直让人觉得恐怖。这些脚印本身并不大,大小跟狐狸脚印差不多,但那些脚印看起来又长又直,好像一排直接钉在了地上的钉子,由此判断,爪子尖应该非常尖利。如果谁的肚皮要被这样的爪子抓一把,肯定会连肚肠都被抓出来的。

通讯员小心翼翼地沿着脚印走着,发现脚印通向一个很大的洞穴。在洞口两旁的雪地上,散落了好多细毛。他们仔细研究了一会儿,发现这些细毛又直又硬,而且很有弹力,颜色整体上是黑色,但带着白尖,人们经常用这种毛来做毛笔。

通讯员们立刻明白了,住在这个洞里的是獾。獾是个狡猾、阴沉的家伙,不过没想象中可怕。也许最近它只是看到天气变暖了,积雪融化了,才出来溜达的。

雪底下的鸟群

兔子在沼泽地上蹿来蹿去。它从一个草墩跳上另一个草墩,又从那个草墩跳到下一个草墩。忽然,只听“扑通”一声,兔子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雪里。雪很快就没到它的长耳朵边。

兔子感觉到脚底下好像有个活的东西在扑腾。倏忽之间,从它周围的雪底下,冲出了许多雷鸟,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兔子被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鸟吓坏了,撒腿往回跑,眨眼工夫就逃进了森林。

原来,这群雷鸟冬天就住在沼泽地里的雪底下。白天,它们飞出来,在沼泽地上走来走去,挖雪里的蔓越橘吃,吃饱喝足,乱啄了一阵之后,又钻回雪底下。

在那里,既安全又暖和。躲在雪底下,还有谁会发现呢?

雪“爆炸”了

《森林报》的通讯员很久都没能解开这样一个谜团:这边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起初,他们看到的兽蹄的印痕又小又窄,步子稳稳当当的。这行字其实不难读懂:那是一只在森林里悠闲散步的母鹿,它丝毫不知厄运即将降临到它头上。

突然间,这些蹄印旁出现了一些大脚爪的印痕。随后,母鹿的脚印就显出蹦跳、逃窜的样子,不再那么悠闲了。这大约也是可以猜想到的:一匹饥肠辘辘的狼在森林里发现了这头母鹿,它朝母鹿飞扑过去。

就这样,狼脚印离母鹿的脚印越来越近,很显然,狼眼看就要追上它了。而就在它们前面,还有一棵倒下来的大树,到了大树旁边,它们脚印完全搅在一块儿了。原来,母鹿就在狼几乎快要追上它的时候,纵身一跃,从那棵倒下来的大树干上面跳了过去;而狼呢,也学着母鹿的样子,紧随其后地撵上去了。

再看树干的另一面,有一个很大的深坑。坑内的积雪被搅乱了,抛起的脏雪飞向四面八方,看来就像是被炸弹炸开了一般。在那个炸坑的旁边,可以分辨出母鹿的脚印和狼的脚印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了出去。另外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很大的脚印,很像是人们光脚踩上去的。可人脚印的前面不该有这么可怕,况且还有弯弯的利爪痕迹啊!

《森林报》的通讯员站在那里,百思而不得其解,他想了好半天,终于理清了思路,弄清了那些带爪的大脚印是谁留下的。想明白这一点,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原来,就在母鹿跃过大树干,而狼也跟在它后面想跳过去时,狼却没能跃过去,反而扑通一声落了下来,砸在雪地上。

哦!好家伙,原来,树干底下还隐藏了一个熊洞!

熊正睡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上头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不免跳了起来。雪、冰和枯枝也随着熊那巨大身体的晃动而四散飞溅,就像炸弹爆炸一样,飞溅到树干上、灌木丛中和天空中。熊慌忙向树林那边跑去,它以为是有猎人找到它,正朝它开枪呢。

那匹狼呢,翻了一个大跟头,猛然见到这么一个大家伙,就全然忘记了追捕母鹿的事,慌不择路地逃命去了。而母鹿呢,也借此逃离得无影无踪了。

雪海之下

初冬时节,雪下得还不多,可寒风已经开始挟着冷空气袭击到这里。对于在荒野和森林里生活的野兽来说,这是最难熬的日子。地面光秃秃的,冻土越来越厚,什么食物都找不到。在这样的日子里,就连习惯居住于地下的鼹鼠也受不了:土地冻得如同岩石,它的爪子挖起冻土来费力极了。鼹鼠都这么难,老鼠、田鼠、伶鼬、白鼬之类的,又该怎么办呢?

盼啊,盼啊,好不容易来了一场大雪。大雪纷飞,不停地下着,久久不化,覆盖了整个大地,人站在雪地里,白雪都没到膝盖了。榛鸡、黑琴鸡,甚至松鸡都躲在积雪里。老鼠、田鼠、鼩鼱之类不冬眠的小野兽,都从地下住宅里钻了出来,在雪海底下窜来窜去。伶鼬不知疲惫地从东钻到西,跟小个儿的海豹一般。有时候,它也会跳出来,在雪海上待一阵子,看有没有榛鸡之类可以吃的东西从雪底下冒出来。它就这样诡谲地在雪底下乱窜,直到逮到鸟,填饱肚子。

雪海底下,比雪海上面要暖和得多。冷风和严冬的寒气都灌不进雪海里去。许多穴居的鼠类干脆就把自己越冬的窝筑在雪层底下的地面上,把它当成别墅来避寒。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有一对短尾巴田鼠用细草和兽毛做了个小窝,把它搭在一棵覆盖白雪的灌木上。从窝里,冒出了微微的热气。

在这暖和的小窝里,有几只刚出世的小田鼠宝宝,身上光溜溜的,眼睛还没睁开呢!而那时,气温都降到-20℃!

冬日的午后

冬日的一个午后,天气虽然冷峭,但阳光明媚,白雪覆盖的树林里寂静无声。秘密洞穴里的主人——熊,正在自己的家里蒙头大睡。在熊的头顶上,是被积雪压弯了的乔木与灌木,透过那些乔木与灌木的枝叶缝隙,有许多神奇而小巧的住宅。

这些小屋有拱形的屋顶,有空中走廊、台阶、窗户和稀奇古怪的尖顶,一切都在闪闪发光。数不尽的小雪花聚集在周围,仿佛钻石那样闪烁着。

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儿,翘起了尾巴,它的嘴巴像锥子一样尖锐。突然间,它从地底下钻出来,扇动着翅膀,飞到云杉树梢上,发出了一连串婉转动听的、响彻了整个树林的啼鸣!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10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