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处理尸体的5种方法,每一种都残忍

古代大战结束后,作战双方如何处理尸体?

在一场大型的古代战役中,死亡的人数往往达到了几十万。这时候,处理这些尸体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古人处理尸体时常用五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土葬。对于有权有势的将领,他们的尸体通常会被送回老家,之后再进行安葬。就比如五代时的辽太宗。公元年,辽太宗南下入侵中原,遭到了汉人的反击,一路落荒而逃,

在此期间,他不幸身患重病,没多久就口吐鲜血,命丧黄泉。辽太宗死后,大臣们看着他的尸体犯了愁,他身份尊贵,当然不可能就地掩埋。于是,契丹兵开始紧急动身,希望能赶在尸体腐烂时将其送回老家。但此时正值酷暑,回老家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尸身腐烂时必然的。这可让大臣们没有了主意,这时候,一个厨师提出建议,要将他的内脏掏空,用盐涂抹周身,用这种方法来确保尸身不腐。

尸横遍野

大臣们按照这种方法,果然保住了他的尸身,这才将辽太宗顺利送回老家安葬。但这名倒霉的厨师却因为这个主意被杀。而对于一些低级士兵来说,他们只能处处埋忠骨,也就是就地安葬。当战争结束后,参战方会将这些尸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参战的将领,一部分则是普通士兵。对这些普通将领,古人往往会单独将其埋葬,并且为其立碑,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尊重。

而对于普通士兵,由于他们尸体太多,古人往往会在尸体旁边挖一条长坑,一边挖一边将这些尸体推入坑中,就地掩埋。但是由于时间紧迫,这些士兵往往只是被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就比如在公元年,东魏丞相高欢围攻玉璧城。战斗还没结束,东魏已经死去7万人,高欢见状,直接挖下一个大坑,草草将这些尸体掩埋。之后火速撤离战场。多年后,土壤中埋葬的白骨已经暴露无遗。

挖坑埋葬

第二种则是火葬。战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会先巡视尸体,然后取下他们身上的某些部位。通常是耳朵、鼻子这些器官。之后,士兵们将这些部位送到勘验处,验明对方的身份后,这些士兵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做完这一步后,这些尸体往往已经残缺不全,为了隐藏自己的这种做法,胜利的一方便会将这些尸体堆到一处,放火点燃。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还可以防止瘟疫的产生,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就比如隋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带着十几万人马,向南方进犯。隋文帝得知后,当即任命达奚长儒为行军总管,率领2千人马阻击敌军。二者很快就在周槃相遇。在此战中,隋军与突厥实力相差太多,战斗还没结束,隋军的武器已经被打光,只能开始肉搏。在激战中,士兵们因受伤露出森森白骨,达奚长儒更是身受5处刀伤。

火葬

战斗到最后,隋军全军覆没。在他们不要命的进攻下,突厥士兵也损失惨重。三天三夜后,战斗终于结束。战胜的突厥看着满地的尸体,顿时感到悲痛不已。一些士兵割下敌军鼻子,论功行赏后,便直接放了一把火,将这些尸体焚烧殆尽。但这种方法对中原来说却是一种侮辱。毕竟,在中原,大家都讲究入土为安,只有保存尸体的完整才可以供后人祭拜。

古代处理尸体的5种方法,最恶心的是哪种?

第三种方法是作为军粮。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唯独这种最骇人听闻。在隋末唐初时,有一人叫做朱粲,他自封皇帝,掌管着庞大兵力,但他却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食人”。每当他带领部队攻下一座城池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掠夺城中的资源,反而是派出手下搜寻城中细皮嫩肉的小孩子。接着,便会用这些孩童来充饥,除了自己食用外,他还会将这些孩童分给众将士食用。

食人

如果小孩不足以满足军中的需求时,他就会将城中的大人也抢到军中,充作军粮。而尝过人肉的味道后,朱粲的这一爱好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直接将主意打到了隋朝的大臣身上。一次,朱粲听说隋朝有两位大臣隐居,特意为其送去书信,称要邀请他们追随自己。现在隋朝以灭,两位大臣为了谋生,立即动身赶往朱粲的营地。

但没想到,朱粲只是为了食人。他从二人口中问道了他们家人的位置,将两家人全部当做了军粮。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设置了一条规定,凡是有人向他投诚,都必须送上自己的妻子女儿。也正因为他的这一残暴行径,他打下的城池很快就变成了一座空城。就连他的追随者,也开始恐慌,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他的食物。

朱粲(影视)

于是,这些士兵纷纷背叛他,放任他被李渊剿灭。无独有偶,前秦略阳公苻登与姚硕德在关中交战时,由于遇上荒年,苻登也是直接将敌军当做食物。在他的这一举措下,秦军个个吃的膀大腰圆,作战时更是十分英勇。而秦军的这种做法也震慑了姚硕德,没过多久就率军撤退。第四种是用尸体筑成京观。战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会将战败的敌军尸体堆积在一起,垒成金字塔的形状。这就称为京观。

之后,战胜方的将军还会登到京观的最顶端。而古人之所以用这种办法处理尸体,一是为了炫耀功绩,震慑敌人。二是为了方便。在战场上,挖坑耗时耗力,但将尸体堆起来就方便很多了。在记载中,筑京观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公元前年,楚国击败晋国后,一些大臣进言:“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京观

这番话就是让楚王将晋军的尸体收集起来,将其筑成京观。企图将这作为楚王的功绩,来让子孙后代瞻仰。但楚王觉得这种方式太过残忍,果断拒绝。在长平之战中,白起用兵如神,击败40万赵军。为了震慑敌军,他将这些敌人的尸体堆砌在一起,筑成京观。而因为他的这一做法,此地也被称作白起台。在历史上,筑京观出现在三国、宋朝等多个时代,而他的最高记录则出现在年。

这年,东汉名将黄埔嵩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在攻克下曲阳后,直接斩杀10万敌军,并将这些尸体堆成了京观。这座京观高高耸立,司马懿在看到后也着实吃了一惊,在消灭公孙渊后立即效仿。用尸体来筑京观,这种方法残忍至极。但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竟然延续了多年。直到清朝才被废除。满人入关后,认为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都需要入土为安。所以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将所有的尸体掩埋,京观自此消失。

白骨

古人处理尸体的5种方法,哪种最残忍?

第五种处理方式是熬灯油。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残忍的一种。北宋末年,宋徽宗被俘虏至金国。活着的时候,他受尽金人的侮辱。当他死后,又被练成了灯油。公元年4月甲子日,宋徽宗再也受不了折磨死于五国城。金人发现他死后,立即用火焚烧他的尸身,之后,在将他扔进一个装满水的大坑中。这样一来。人体的油脂就会自动漂浮在水面上。

接着,金人便开始用这些油来点灯,而金人在做这一切时,宋钦宗就在一旁观看,他悲痛欲绝,企图与父亲一同死去。对于他的举动,金人直接将宋钦宗控制住,甚至对他说:“你不要急,以后你死了,也是这个待遇”。这种做法可谓是残忍至极。除了宋徽宗外,还有一位奸臣也落得了这样的下场。他就是董卓。年,董卓因平叛有功被分候。有了权力后,董卓开始掌控朝政。

灯油

在朝中,他结党营私,贪污行贿,很快就将朝堂搅成了一滩浑水。随着他权力越来越大,他直接将目光放在了太后遗体上。在何太后下葬当天,董卓安排人盗走陪葬宝物。之后,他还放纵手下欺辱百姓,打家劫舍。除此之外,他还大肆陷害忠臣,让朝堂一片乌烟瘴气。直到年,董卓被吕布斩杀。

百姓们才狠狠出了一口恶气。随后,士兵将他的尸体炼成了灯油。在古代,有很多死去的人被炼成了灯油,甚至有人会特意将士兵从土中挖出来,将其炼化,实在是残忍至极。土葬、火葬、当军粮、筑京观以及熬灯油这五种方法就是古人常用来处理尸体的方法。其中将尸体当做军粮的处理方式最为恶心,用尸体熬制灯油的方式则太过残忍,这两种方法光想想就让人吃不下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ngx.com/scjz/10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